《無量壽經(jīng)》中說:“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這是一個深刻的教言。我們每個人都是如此,來到這個世界是獨自一人,最后離開也是孑然一身。所以,有些人不要以為:“沒有某個人,我就活不下去了。”盡管你追求愛情也無可厚非,但行為上應(yīng)當(dāng)發(fā)乎情、止乎禮,如此對自他才有利無害。 《正法念處經(jīng)》也說過:“若人貪著欲,眾苦常現(xiàn)前。”所以,過于執(zhí)著愛情,痛苦就會接連不斷地降臨。只有獲得了無求的境界,才不會有這么強烈的貪求,一旦失去了愛情,也不會有那么錐心的痛苦。
對于愛情,佛教中有深刻的揭示。其實,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也是前世、今生種種因緣形成的,在愛情當(dāng)中,有些人是來討債的,有些人是來還債的。比如,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情有獨鐘,一見面就生起愛慕心,按照佛教的解釋,這并非是一種偶然,很可能源于前世的宿債。
總之,在勝義層面,佛教認(rèn)為一切不存在,包括感情也不例外;而在世俗層面,承認(rèn)感情的存在,不反對正常的感情生活。不過,佛教會提醒人們:感情是無常的,也是痛苦之因,對此不要過于沉迷,不然會招致意想不到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