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這座出了名的“吃貨城市”里,想要找到好吃的川菜館子不算費力,但想要找到一家真地道、還保留著川蜀地那辣脾氣的,絕不簡單。
哪怕是幾乎處在同一緯度上,浙江和四川的吃食口味也大相徑庭,尤其杭州人喜甜,所以來了這兒的四川小吃們,多少都辣得有些扭捏和憋屈。
前兩天被一個四川自貢的朋友強行安利了這家店,他給出了一個樸實但又無比高的評價:“簡直以為是我家樓下某家小店呢!” 聽說這家店爽得痛快,辣得過癮,算是保留了一波四川美食的驕傲與尊嚴。得了,那必須拉上我的小姐妹一起去見識見識,這本地人口中正宗到家常的四川小吃,到底有多巴適~
只有川娃子才懂的點單秘訣
進門直奔著菜單而去,分類居然這么簡單?!餛飩、手工面疙瘩、面條、米飯…乍一看這不就是家普通的街邊快餐店么。
還好我早有準備,拿出我川娃子朋友親傳的【點單秘訣】,照著點保準不出錯。

先來一碗「紅油抄手」,說是叫“特色紅油餛飩”,但端上來誰看不出這名字下藏著的,其實是抄手的靈魂。
撲面的紅油香味先勾起了一圈食欲,抄手個頭胖乎乎的,皮說不上多透薄,但每一口都能掛著底料獨有的鮮香,肉餡的量恰到好處,塞在里面冒著絲絲甜意,吃起來意猶未盡。
重油少水的「燃面」也是極具挑戰(zhàn),又怕面條太干刮一嘴,又怕糊糊粘粘的不夠清爽,老板的老家瀘州恰好在宜賓隔壁,對于這口燃面的把控算是非常有發(fā)言權(quán)了。
半點兒夾生的堿面,口感不干也不糊,配上經(jīng)典的肉末、芽菜和一把自己炸好的花生碎,能讓味蕾大呼過癮,緩過神來又深感它醉人的后勁兒,稱得上一絕!
四川人對面有種別樣的鐘情,沒想到今天也讓我碰上了一碗欲罷不能的「辣子雞丁面」,軟硬干濕都恰到好處,怪不得成了招牌。
雞肉是提前炸過的,又香又酥,個頭就是正常“小丁”的大小,一不小心都會跟隔壁的生姜片鬧個真假難分,但點了這碗面的不就是奔著這股子爆香又麻辣的誘惑來的嘛~
本來想例行來碗紅糖冰粉收收尾,沒想到去晚了沒趕上最后一份,于是嘗了嘗同樣出名的「鳳梨冰粉和酒釀冰粉」。
嘿,還別說,算是打開了新一度的舌尖大門。
鳳梨脆甜又多汁,僅用水果獨有的甜意做調(diào)味,襯得冰粉更加通透清爽;一小勺米酒釀催發(fā)出陣陣醉香,伴隨著糯嘰嘰的小圓子,給冰粉別樣的豐富口感。
8年傳承 , 堅守川味靈魂的“辣”
其實嘛,這家店也并不算難找!在杭州秋濤路上、老汽車站附近已經(jīng)悄咪咪開了8年,居然鮮少有人知道他家的川味超驚艷。
但就因為門頭太低調(diào),簡簡單單取了個名字叫「代師傅餛飩」,要是路過隨便瞟一眼這招牌,十有八九就錯過了里面暗藏的道道美味~
聽說老板代師傅師從赫赫有名的“幺妹兒湯面館”,后來另起爐灶開店,但剛開業(yè)的時候管得嚴,怕惡性競爭,附近有了家面館,就不能再用類似的名頭,于是索性叫做“餛飩店”,一來二去也就傳到了現(xiàn)在。
每天從六點多就開門營業(yè),中午正餐點的時候都要排隊,不過還好翻桌快,味道又好,所以很多人都愿意等。
“老板,抄手還有沒得?來一份,辣,加辣!”每次聽到能吃辣的客人點單,老板都格外開心,終于可以放開了往碗里舀上自己炒的辣椒。
杭州人能吃辣卻對麻接受度不高,所以對于四川本地來的辣椒都顯得有點無措和慌張。代師傅在這件事情上鉆研了很久,辣椒要辣的純粹,麻就用現(xiàn)炒的花椒代替,分寸之間的調(diào)味全靠自己把握。
這種辣,帶著絲絲刺痛和后卷上來的熱浪,瞬間奪取舌尖,而沖天的香氣直竄鼻腔。這是四川小吃的魂,也是川娃子的尊嚴。超安逸~
Tips:-你要是想要嘗個地道的,盡管跟老板說:“要辣!”-要是提前認慫了,就老老實實點個:“微辣。”-或者等到吃得兩眼冒淚光,老板過來對你戲謔兩句,然后調(diào)笑著說:“那你下次點個微微辣嘛~”
/ 代師傅餛飩 /
地址:上秋濤路246號
營業(yè)時間:06:30-23:00
來源:杭州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