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流搖盤占7成,但其中不排除有樓盤是“戰(zhàn)略性流搖”。對于一些中高端盤和臨安的樓盤來說,“流搖”反而是好事。為什么這么說?
明知市場行情不好,在登記人數不多的情況下,若一旦搖號、選房,中間就要花很長的等待時間。
臨近年底,開發(fā)商開始沖擊銷量,力爭達成指標。流不流搖對他們來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賣得快、賣得多。
此外,一旦搖號,就要支付公證處一筆公證搖號費用,還要找酒店、布置場地。這些費用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流搖”也是一種營銷手段。流搖后,項目持續(xù)續(xù)銷,客戶來就可以直接購買,過程中還可以節(jié)省時間、人力、資金等成本。
像首開東城金茂府,房源97套,登記人數恰好96組。我們不妨大膽猜測一下,首開東城金茂府就是人為干預的流搖。
而像鳳起錢潮這樣的首開樓盤,品牌影響力、知名度是第一位。首開就“流搖”,“面子”擱哪?這一次,鳳起錢潮中簽率53.5%,不失為一個好數字。
當然,對于像悅虹灣、杭州壹號院這樣的樓盤,雖然不愁賣,但依然會加大營銷蓄客力度。對于它們來說,搖號肯定是必須的。那既然需要搖號了,何不搖的更“猛烈”一點呢?
開發(fā)商這一套營銷套路你看明白了嗎?
樓盤流搖對你有什么影響?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