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2號線東南段(朝陽站-錢江路站)
春節(jié)前完成裝修 明年6月試運營
2017年底整條2號線全部拉通(蕭山-良渚)
本版撰稿 記者 陳奕
昨天,杭州地鐵2號線東南段傳來一個好消息——最南端的朝陽站,率先完成主體裝修。
這是東南段13個車站中第一個完成裝修的,走在嶄新的大理石地板上,恍若聽到地鐵2號線列車呼嘯而來的聲音。
接下來曹家橋站、潘水站、人民路站、杭發(fā)廠站,本月底也將粗具雛形。春節(jié)前,東南段13座車站的裝修可以基本完成。
另外,下周五,也就是11月29日起至明年3月31日,2號線西北段的建國路站將開始主體結構第一階段施工,鳳起路的大樹路至建國北路段,北半幅道路要封閉起來開挖。車輛往南半幅道路走,雙向4車道。
2號線的標志色:橙色
地鐵2號線車站裝修以“杭城煙雨”為文化主題。昨天,我在朝陽站站廳看到,地面鋪上了灰色大理石,天花板為青灰色條狀吊頂,墻壁淡黃色,整體典雅、素凈。
地鐵1號線的標志色為紅色,而2號線為橙色。車站站廳、站臺的標志牌上,處處可見這一抹亮麗的金桂色。
總體上來說,和1號線相比,2號線東南段在4處細節(jié)上有改進——
1.天花、墻面、地面等公共空間更加強調(diào)模塊化設計,譬如一大塊吊頂,事先按照模塊預制好一塊塊小的后,再相互拼搭,方便快捷,且誤差??;
2.部分重點車站的天花吊頂進行了藝術化處理,更加貼合車站周邊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屬性;
3.公共區(qū)采用LED燈,相比1號線的節(jié)能燈,更加省電、環(huán)保;
4.導向系統(tǒng)布置更加合理,指向更清晰。像朝陽站,站廳和站臺上的部分指向牌已安裝上去,其中站廳層的通道廣告牌上,正對著電梯口位置,將放兩張地面街區(qū)圖,今后人們從站臺坐電梯上來,一眼就可以看到。
2號線滲漏水將大大減少
施工時增加了一個積水槽
針對地鐵普遍存在的滲漏水現(xiàn)象,2號線特意做了改進。
昨天,施工單位中鐵二局的王陽工程師說,其實地鐵站滲漏水主要在兩個位置,一個是施工的接縫上,另一個是在車站主體結構和出入口等附屬結構相接的變形縫上。
2號線中,他們特意在施工縫和變形縫下,做了一個積水槽,鋁合金制,約3厘米寬。今后從縫里漏出來的水,直接就到槽里,進入車站的排水系統(tǒng)。像朝陽站,200多米長的站廳,光天花板上就設了20多條積水槽。
“有了這個小設計,今后2號線的滲漏水情況會有所改善?!蓖蹶栒f。
2號線東南段
明年6月開通試運營
在建設時序上,杭州地鐵2號線分為一期和二期。二期今年6月份國家發(fā)改委剛批下來,是從城西的豐潭路站到良渚的新良路站,目前還未開工。而一期,又分兩段,東南段和西北段。
其中東南段于2008年9月28日開工,為朝陽站至錢江路站部分,長約18.2公里,沿線共設車站13座。
明年6月份,2號線東南段開通試運營。
東南段開通后,如何換乘1號線?
通過免費巴士“擺渡”
但屆時,2號線東南段和1號線之間怎么換乘?
需要通過免費巴士接駁。
因為2號線東南段從蕭山過來后,過了錢塘江到錢江路站就終止了,這里離最近的1號線近江站,還有一段距離。
10月底,快報記者在杭州公述民評現(xiàn)場問政會上,曾就這個問題詢問地鐵集團副總沈林沖。他表示,目前初步考慮是,在兩個站之間,先用免費巴士暫時“擺渡”。
乘客從錢江路站出來后,可以持卡免費坐巴士到1號線的近江站。地鐵集團會先對這兩個站的票務系統(tǒng)做一定的改造,使整個過程中,乘客出站、進站,都不扣款。
免費巴士班次和地鐵班次保持一致,確保從一列地鐵出來的乘客能及時坐上免費巴士。其接駁線路,主要沿著錢江路和富春路做一個循環(huán),走一圈大約需要20分鐘。
“兩條地鐵線之間用巴士接駁,對乘客來說,的確麻煩了點,但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font>
沈林沖表示,接下來他們會加快地鐵4號線從彭埠站到近江站這一段“10站10區(qū)間”的建設,這一段建成了,今后2號線東南段的乘客要去1號線,可以在錢江路站換乘4號線往西到近江站,也可以換乘4號線往北去火車東站或彭埠站。
計劃中,4號線這“10站10區(qū)間”將在2015年上半年建成,也就是說,用免費巴士“擺渡”可能要用1年時間。
而等到2017年,地鐵2號線西北段的鳳起路站建成,1號線和2號線就能換乘了。屆時,杭州地鐵網(wǎng)絡效應初步顯現(xiàn)。
2017年底 2號線西北段開通試運營
地鐵2號線西北段,范圍為錢江路站至豐潭路站,長約11.84公里,11座地下車站。
除了建國路站,慶春廣場站也已完成圍護結構施工,目前正在進行基坑開挖準備,預計12月底主體結構施工就要開始。
慶菱路站正在施工北側圍護結構,預計12月底前完成。
鳳起路站已完成管線遷改,中河路站、沈塘橋站、學院路站、古翠路站及豐潭路站等6座車站正在進行管線遷改工作,計劃在年底前均可進入主體施工階段。
進程相對“慢”一點的是武林門站和下寧橋站,正在進行管線遷改前期準備工作,估計主體施工要到明年初。
計劃中,2017年底,2號線西北段開通試運營。
制圖 高薇
位于蕭山湘湖景區(qū)的這家兒童樂園,建成近5年來,今年暑假迎來了客流“井噴”,營業(yè)額比往年上漲150%多。
為什么增長了這么多?
吳經(jīng)理分析,一是今年夏天很熱,室外玩不了,小朋友們自然喜歡到陰涼的海洋世界來;二是得益于地鐵1號線的開通。
對主城區(qū)的居民來說,地鐵1號線開通后,以前看起來“遙遠”的湘湖,現(xiàn)在坐上地鐵20分鐘就可抵達,比去西湖還近。
2013年11月18日,一個平常的工作日,湘湖站就有12100人次客流。國慶當天,升到3萬多人。
這部分人,除了住在蕭山一帶的居民,不少是去湘湖玩的游客。他們,成了地鐵開通后,湘湖景區(qū)新的消費力量。
杭州市交通警察局道路秩序處調(diào)查,目前地鐵1號線客流中,江南副城的到發(fā)客流約為19%,臨平副城為9%,下沙副城也為9%。
主城核心區(qū)幾個站點總客流量中,包括鳳起路站、龍翔橋站、武林廣場站、西湖文化廣場站、城站站等,有46.2%客流是來往于蕭山、濱江、下沙、臨平等三副城的。
這充分說明,地鐵1號線加強了“一主三副”之間的聯(lián)系。
杭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原杭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陳瑋自杭州地鐵開通后,一直在關注地鐵給杭州城市空間結構以及人口布局等帶來的變化。
她說,軌道交通的快速、準時,方便了主城與副城之間的聯(lián)系,加強了城市在時空上的整體性,實現(xiàn)了“同城效應”。這樣,一方面,有利于促進主城中心區(qū)人口、就業(yè)崗位和城市功能的疏解;另一方面,軌道交通帶來的大量人流,也可為副城注入活力。
同時,軌道交通也將促進杭州城市中心區(qū)功能進一步強化,引導沿線站點周邊土地利用優(yōu)化,并推進城市人口布局更趨合理。
在杭州城市發(fā)展過程中,“一主三副六組團”的布局結構提出至今已有十年時間,由于就業(yè)崗位和居住人口主要集中在主城區(qū),主城區(qū)人口仍在持續(xù)增長,尚未形成人口疏解的態(tài)勢。而副城的吸引力仍比較弱。
而地鐵開通后,將縮短地理空間和人們的心理空間,對城市人口再分布必定起到引導與促進作用。
陳瑋舉了個例子。上海在地鐵1號線建成通車10年后,對地鐵沿線區(qū)域的人口變動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地鐵線路通達的上海市中心是主要的人口遷出地區(qū),如黃浦區(qū)戶籍人口從1993年開始逐年減少,由81.9萬人減少到63.22萬人。同時,軌道交通線路的輻射范圍內(nèi),人口數(shù)量由1990年的42.15萬人,增長到72.03萬人。
“因此,可以想見,杭州軌道交通線的建成通車和今后逐步成網(wǎng),也將進一步引導人口向‘三副六組團’集聚?!彼f。
市政府副秘書長陳瑋:
地鐵逐步成網(wǎng)
將帶來“同城效應”
采訪樣本:杭州極地海洋世界營銷部吳經(jīng)理
這個周日,杭州地鐵1號線將迎來1周歲的生日。
從去年11月24日開通,經(jīng)歷了一開始的滲漏水、屏蔽門打不開、計軸器意外損壞等種種故障,杭州地鐵這一年一路走得雖然跌跌撞撞、坑坑絆絆,卻始終堅定不移,每天地鐵站大門依然趕在第一縷陽光升起前打開,每天370多列次的地鐵依然在城市底下,穿梭著迎來送往。
1周歲,孩子將從嬰兒階段,邁入更加豐富多彩的幼兒期。而地鐵1號線,是否能如愿結束“試運營期”,進入“正式運營”?
這一年里,地鐵給杭州道路交通、城市空間格局、人口分布、商業(yè)構架,帶來了哪些變化?
未來,我們又會擁有怎么樣的地鐵網(wǎng)絡?怎么樣的地鐵生活?
快報記者一一采訪杭州市交通、規(guī)劃、交警、地鐵集團、杭港公司等相關單位,捧出這份杭州地鐵一周年“成績單”。
回顧,是為了更好的未來。了解,是為了更深的擁抱。
對于地鐵,只有更支持,才能更順暢。
杭州市交通運輸局:
試運營1年,達到了預期目標
正式運營后
要對地鐵的服務質量進行考核
可能不少人已不記得,杭州地鐵1號線開通后,設了一年的試運營期。如今滿周歲,能否順利“轉正”?
市交通運輸局是杭州地鐵的主管部門,該局綜合運輸管理處處長陳捷說:“開通一年,我們認為已經(jīng)達到預期目標,地鐵在改善杭州市的交通狀況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地鐵客流量從剛開通的10萬人次/天,到目前已經(jīng)升到平均30萬人次/天,國慶第一天甚至達到61萬人次。這么多客流,回過頭來想想,如果沒有地鐵,不可想像。
“再如火車東站,目前一天進出人次為11萬-12萬,地鐵的分擔運輸比例超過50%。如果沒有1號線支撐,這個目前全國最大的交通樞紐,很可能將處于癱瘓狀態(tài)?!?/font>
杭州地鐵1號線開通初期暴露了一些問題,包括滲漏水、延誤等?!霸谠囘\營期間出現(xiàn)問題,并不奇怪,這時系統(tǒng)還沒完全穩(wěn)定,需要在試運營過程中暴露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整改。
“事實上,目前全國很多地鐵城市,在試運營期間,都有各種各樣問題發(fā)生,杭州并不是個例。
“還有一些延誤,比如像地鐵計軸器出現(xiàn)故障等,基本上都是信號系統(tǒng)不穩(wěn)定導致。
“信號系統(tǒng)是個很精密的‘家伙’,其有三個階段:人工操作、半自動(人工操作+電腦控制)和全自動(電腦控制)階段。目前,杭州地鐵1號線開通不到1年,就已實現(xiàn)半自動控制,這已經(jīng)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大家要相信,隨著地鐵信號控制技術越來越成熟、經(jīng)驗越來越豐富、設備越來越完備,地鐵的信號系統(tǒng)只會越來越好。
“明年春節(jié)后,地鐵末班車每天延遲到22:30發(fā)車。這樣地鐵1號線全天運營時間將達到18個小時,基本和北京、上海等老牌地鐵城市運營時間相當。還有,目前杭州地鐵的準點率達到了99.86%。我們用了一年時間,達到人家10年的水平,這個成績,我們還是認可的。
“對于試運營期間的表現(xiàn),目前,杭州地鐵集團自己做了一份評估,即將上報市政府。
“如果對一些指標有疑問,交通局還會組織專家評審。最后由市政府結合各方面意見,來決定是否結束試運營期,或者延長?!?/font>
假如1號線轉為正式運營,會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正式運營后,政府部門要對地鐵的服務質量進行考核。目前,我們正在研究制定地鐵的相關服務質量考核辦法,譬如出現(xiàn)故障后,我們將根據(jù)事故大小、發(fā)生原因、影響面等對它進行評估,做出整改、接受社會輿論監(jiān)督,或和財政補貼、經(jīng)營層年薪掛鉤等。具體如何考核,由市政府來確定。
“但要說明的是,地鐵進入正式運營期,并不是說就可以從此杜絕故障。像香港地鐵運營近40年,也是有事故的。地鐵是非常復雜的系統(tǒng),一個事故都不發(fā)生,誰也不能保證。我們的目標是盡可能地降低地鐵事故發(fā)生的概率。”
目前,我們正在研究制定地鐵的相關服務質量考核辦法,譬如出現(xiàn)故障后,我們將根據(jù)事故大小、發(fā)生原因、影響面等對它進行評估,做出整改、接受社會輿論監(jiān)督,或和財政補貼、經(jīng)營層年薪掛鉤等。具體如何考核,由市政府來確定。
我們的目標是盡可能地降低地鐵事故發(fā)生的概率。
“
制圖 高薇
”
2017年底 整條地鐵2號線全部拉通
至于地鐵2號線二期,也就是豐潭路站到新良路站,前天,浙江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剛公布了相關的批前公示。
根據(jù)公示內(nèi)容,2號線二期起點就在文二西路豐潭路口的豐潭路站,這里也是2號線一期工程的終點站,然后在古墩路轉往北,穿過文一西路、留祥路,最終到達位于良渚新城的終點站——新良路站。線路總長11.4公里,設站8座、停車場一座。
本來計劃中,2號線二期將于今年底開工,但現(xiàn)在考慮引進投資方來建設,所以開工要延后。
2號線二期,將和2號線西北段同步開通。
也就是說,到2017年底,整條地鐵2號線才能全部拉通,全長42公里,32座車站,一路串聯(lián)蕭山、錢江世紀城、錢江新城、主城區(qū)、城西、浙大紫金港校區(qū)、三墩,一直抵達良渚,成為杭州所有地鐵線中客流量最大的一條。
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
主城區(qū)幾乎月增機動車1萬輛
如果沒有地鐵
杭州的交通可能會更“惡劣”
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道路秩序處有個“地鐵辦”,自地鐵開通后,每天都在跟蹤記錄地鐵的客流量變化和對城區(qū)道路交通的影響。
秩序處唐驥警官說,在地鐵1號線開通后一周,他們曾做過一個詳細調(diào)查,顯示四橋、三橋、一橋等在早晚高峰階段,車流量和車速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原因可能是一部分像張先生這樣的車主,原來靠小汽車來往于江兩岸,現(xiàn)在放棄開車,轉坐地鐵。
譬如,當時復興大橋進城方向,早晚高峰總流量分別提高了34.6%和6.4%,瞬時速度分別提高154.1%、19.7%,同時,出城方向早晚高峰瞬時速度也略有提高。
除此之外,主城區(qū)主要道路通勤交通擁堵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老城核心區(qū),工作日早晚高峰路段,平均行程速度分別為13.4公里/小時、11.4公里/小時,較開通前分別提高了11.7%和2.7%,休息日改善狀況提升幅度更大。
中河-上塘高架,工作日早高峰路段,各斷面平均流量大幅增加8.3%,行程速度增加16.3%左右,晚高峰增加21%。
還有西湖大道,工作日早高峰斷面交通總量提高了2.5%。
再看下沙方向的交通。德勝路(杭甬高速-石橋路段),工作日早晚高峰進城方向行程速度,分別提高了3.7%、8.2%,出城方向工作日早晚高峰分別提高了4%、16.5%。
艮山西路早高峰進城方向斷面流量也略有提高。
雖然這些數(shù)據(jù)只是開通后一周的,目前主城區(qū)的實際交通狀況和當時的暢通程度比,又有所下降,但唐驥認為,這主要跟主城區(qū)車輛增長太快有關,并不能因此抹殺地鐵的“功勞”。
事實上,在主城區(qū)每月幾乎增長1萬輛機動車的速度下,如果沒有地鐵支撐,杭州的交通狀況會更加“惡劣”。
“地鐵在跨江交通、假日交通、城際換乘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特別是在暴雨大雪天氣,有了地鐵,人們照樣可以安全準時上下班,這是其他路面交通方式無法比擬的。
“整體來說,地鐵開通一年來,杭州市的道路交通狀況優(yōu)于地鐵開通前,說明地鐵分擔了部分通勤交通,在改善市民出行結構上,初顯成效。”唐驥說。
采訪樣本:
市民張偉才(家住濱江區(qū)政府附近某小區(qū))
昨天7:40,張先生像往常一樣,先走到地鐵1號線濱和路站,看看手表,7:56。然后進地鐵站,刷卡,坐上地鐵,8:20左右到武林廣場站。出站后借輛公共自行車,沿體育場路,騎到玉古路和西溪路口的單位,還掉自行車,上樓到辦公室坐下,8:45,離上班還有15分鐘時間,還可以去吃個早飯。
全程:55分鐘
花費:3.64元。濱和路站到武林廣場站4元,張先生用儲值卡可以打9.1折。
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