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jié)婚的時候W收拾了一下,總算清爽一些,看上去年輕一些了,婚禮進行的很成功,沒有奇葩親戚,小三等等狗血劇情,雙方幸福的步入婚姻的殿堂。
婚后的二人生活也算美滿,兩人住在L父母為L買的房子里面,W自己掏錢買了一輛10萬左右的代步車,樓主偶爾被邀請去吃飯,看兩人相處還挺和諧的,就覺得L也算是找到了幸福,還挺為她開心的。直到后來有了娃,才知道原來當年還是樓主太年輕。
L當時懷孕的時候,出于好奇,跟風在網(wǎng)絡上買了測男女的試紙,結(jié)果測出來是個女兒,告訴了W,W又告訴了父母,他父母就不大愿意來,生孩子也沒有到,后來聽說L生了個兒子,他父母就立刻就趕了早班車從老家趕了過來。就這樣,W的父母為了照顧孫子,從小縣城來到了他們的小家,L的噩夢就開始了。首先,他們一家人在家從來不說普通話,溝通都是用方言,L完全聽不懂,只有在和L說話時,才會說普通話,所以L完全不知道他們在家都在說些什么。她感覺被孤立了。當然,這不算什么,L自己也說閉著眼睛還算可以忍受。然后,L和我說,他和W的婚姻是AA制的,樓主一臉問號,結(jié)婚以后還能AA制?L說是的,就是兩個人的錢不放在一起用,但是給家里買的東西,都可以共同使用。裝修房子是他老公借了20萬裝修的,等于是女方出房子,男方出裝修,然后婚后男方自己還裝修費用,至于房子有沒有加名字,我就不清楚了,沒問。
然后,W還完借的錢之后,就努力掙錢給他弟弟買房子了。樓主繼續(xù)懵逼,什么叫給他弟弟買房子?L說,W錢從來不交給她,都是給自己媽,然后家里在縣城買了商品房,作為弟弟的婚房用,而且W覺得理所當然,因為家里就這一個弟弟,給他買房子是應該的。L說W媽媽偏疼小兒子,在大兒子這里撈錢去補貼小兒子。當然,以上這些在L看來都不是最大的問題,L雖然不爽,但是她自己不缺錢,在錢的問題上看的也不是那么重。我覺得,如果不是她的一再忍讓,也不會讓她婆家得寸進尺,貪得無厭。
因為知道L的父母都是政府機關單位的,父親還是個領導,在不知道聽外面誰說L的工作有他爸爸出了力的情況下,L的婆婆就開始打主意了。W的弟弟沒有哥哥讀書好,讀了個大專就在縣城找了個普通工作,肯定沒有哥哥賺的多,所以L的婆婆就一心想把小兒子也弄到省城工作。據(jù)L說經(jīng)常在家里和她訴苦小叔子多可憐,他們一家在城里過好日子,小叔子一個人在老家辛苦打拼。(年輕人打拼不是正常的嗎?)各種暗示下,L都是揣著明白裝糊涂,不接招。她婆婆沒轍了,就直接給大兒子施加壓力,因為W是那種孝順父母,凡是都是爸媽最大的人(不然就不會成家生子之后還聽話的給自己弟弟買婚房了),就直接和L說了,希望可以讓他爸爸給自己弟弟在省城安排一份工作,據(jù)說他媽媽希望最少要有編制的事業(yè)單位人員,且工作輕松,工資要高。L也是個暴脾氣,就直接炸了,問他憑什么?W就說這種事情對于他爸爸來說應該不難,放著有資源為什么不用。L都要被氣笑了,最后兩人吵起來,婆婆也加入爭吵,一味的指責L,說她不懂事,自己弟弟都不幫。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L摔門離開家。
樓主為什么知道的這么清楚呢?因為她出來就來找樓主了(因為我單位離她家很近?。?。聽到這里,樓主也是怒其不爭,你在你自己的房子,被婆婆和老公擠兌成這樣,像是寄人籬下一樣,真應該好好檢討一下自己平時是不是太包子了。然后樓主下班就帶她去外面吃飯看電影去了,當做散散心。但是L是刀子嘴豆腐心,耳根子也軟,再加上有兒子在,后來W打電話哄了一會兒,就又乖乖回去了。回去之前樓主還耳提面命的叮囑她,回去底氣要足,要拿出女主人的架勢來(樓主感覺她婆婆來了以后,儼然一副當家作主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