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那些"吃貨":孫楊愛吃魚 菲魚一頓吃五人份
馬琳:乒乓球隊的“炊事班班長”
馬琳這位世界冠軍,在這次倫敦也火了一把,不過與以往球技出名不同,他這次受到矚目的,居然是廚藝。
倫敦奧運會期間,馬琳很忙。除了給運動員當陪練外,馬冠軍的主要任務就是采購,買油、買菜,下廚房,給奧運會的中國運動員加餐。馬琳在微博上發(fā)布了自己在倫敦超市采購歸來的照片,笑稱自己已變身為“馬大廚”。照片中,馬琳一手拎著食用油,一手提著大袋蔬菜,地上還放著一袋拿不下的食材,儼然一副要大展廚藝的架勢,心甘情愿地在奧運比賽期間做起了后勤工作,不僅為隊友加油助陣,還掌起了勺。據(jù)說馬琳的拿手菜之一,就是酸辣土豆絲。
微博網(wǎng)友“蘑菇求羽聯(lián)”說:乒乓球為什么能拿冠軍?因為乒乓球隊連做飯的都是奧運冠軍。為什么乒乓球能拿那么多冠軍?因為就算只是一個“買菜的”,家里都掛著奧運金牌。不能當廚師的奧運冠軍不是一個合格的好陪練。
奧運冠軍都吃什么?隨著一塊又一塊金牌落定,在眼淚、微笑、掌聲之后,“吃”這件事,成為網(wǎng)友們津津樂道的新話題。
孫楊的最愛是什么?菲爾普斯是靠了多少個雞蛋拿到這么多金牌的?馬琳怎么在倫敦上演“炊事班的故事”?
吃貨的事情,和金牌一樣重要,值得仔細研究。
孫楊食譜:餛飩和魚是最愛
孫楊還挺喜歡曬吃的,他的微博上曬過石鍋拌飯,發(fā)過奧運村的食堂,甚至還發(fā)過“世界十大美味方便面”。
將近兩米的身高,讓無數(shù)女生尖叫的寬闊胸膛,他的食譜,現(xiàn)在很熱門。有媒體問孫楊媽媽,這小子最愛吃的是什么?答案是餛飩,而這也是孫楊母親楊明的最愛。
作為一個杭州人,不但孫楊會問媽媽討?zhàn)Q飩吃,據(jù)說連在澳大利亞訓練時,他的教練朱志根每周六都會安排包一次餃子,而每次包餃子的時候必定會包上兩大盤的蝦仁餛飩。這樣,每天早晨,除了必備的牛奶、雞蛋外,孫楊都會吃到一大碗的餛飩。
另外,魚、豆制品、新鮮果汁也是這位奧運冠軍的愛。
在澳大利亞黃金海岸,教練朱志根被當?shù)厝藨蚍Q為“水產(chǎn)市場的大戶”。因為每次他都會從水產(chǎn)市場買回一箱子的各種各樣的魚。而每頓正餐,孫楊基本上一個人消滅一條魚。“魚吃多了,才能游得快。”看到弟子這么愛吃魚,一向不茍言笑的朱志根開玩笑地說。
微博網(wǎng)友“fcmobile”爆料:“孫楊從小父母就按冠軍食譜來喂養(yǎng);年初澳洲集訓每天游五萬米,五萬米?。?!7月3日去英國隨隊廚師就有兩個,鐵鍋、蒸鍋、菜板都帶著;日常科研醫(yī)療保障團隊有十幾個專業(yè)科研人員,分成兩組。”
孫楊的啟蒙教練印證了這句話。小時候,孫楊媽媽為了給兒子補充維生素,每天中午就回家榨汁,送到體校去。不只是果汁,孫媽媽的健康理念就是超前,她有時還榨西芹汁,要知道那時從沒有人喝西芹汁。因為西芹汁特別難喝,孫媽媽特意多加些糖,讓口感好些,有一次教練好奇地嘗了一些,難以入口;孫楊跑過來,咕咚咕咚,一飲而盡。
倫敦之行,跟隨中國游泳隊的還有兩名廚師,他們帶著三口鐵鍋、兩個電蒸鍋、一把菜刀和兩個砧板來到英國。其中的一位王永忠廚師來自浙江體育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的食堂。王永忠1985年入行,他在烹飪界已經(jīng)摸爬滾打近30年,按照浙江省游泳中心主任曹宏的話來說,“這些隊員都是吃王大廚的菜長大的。”對于孫楊和葉詩文的飲食習慣,王永忠早就爛熟于心,“孫楊不吃豬肉和羊肉,補充能量主要靠牛肉和海鮮;葉詩文等女隊員有時候想吃烤雞翅,我們都盡量滿足。”王永忠表示,菜單事先都要和隊醫(yī)商量,前一晚還要征求隊員們的意見。
菲爾普斯:“大胃王”一頓五人份
早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就有網(wǎng)友根據(jù)菲爾普斯的食譜,一模一樣做了一份發(fā)了圖片到網(wǎng)上,結(jié)果許多人評價:飛魚是個“大胃王”,菜單光看就吃不下了。
有人在倫敦關(guān)注飛魚的食譜,看到他的早餐食譜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一大盆麥片粥,三個夾著煎雞蛋、煎洋蔥圈、生菜、西紅柿、牛油和蛋黃醬的三明治、五個雞蛋加芹菜煎成的雞蛋餅,三片涂著白糖的法式土司,三個沾著巧克力屑的蛋糕,兩大杯咖啡……隨著這份新菜單的披露,網(wǎng)友感慨,這哪是人類的早餐,這簡直就是外星食譜。有人計算過,菲爾普斯每天攝入12000卡路里的食物,而勞動量不大的普通男性每天只需要2400卡路里的食物,也就是說菲爾普斯每天吃的食物相當于五個普通男性每天所吃食物的總和!
吃下去的很快會消耗掉,因為菲爾普斯每周訓練30個小時,每天要消耗12000卡路里。為了補充在訓練中損失的卡路里,他必須要在每日的飲食中攝取足夠的熱量。菲爾普斯也曾表示,碳水化合物對于高消耗的運動來說很重要,自己必須要盡可能地多補充他要消耗的卡路里。
但是,菲爾普斯對自己的食譜相當不滿意,這樣的食譜吃了十年;他甚至說自己的退役生涯要從開放飲食開始。“以前為了增加能量,我每天都吃比薩和意大利面,那真是太枯燥了。想到以后我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那種感覺真是美妙。”
羅切特:一個“漢堡包愛好者”
幾乎沒有醫(yī)生會推薦一個寫滿了快餐或者高糖食物的食譜,但是常規(guī)并不適用于奧林匹克運動員。
據(jù)說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美國游泳名將瑞安·羅切特是一個漢堡包愛好者,幾乎餐餐都以麥當勞為食,最終奪得了包括200米仰泳金牌在內(nèi)的4枚獎牌。本屆倫敦奧運會上,戒掉了快餐的羅切特獲得了400米個人混合泳的金牌。
專家說,之所以他們敢這么吃,是因為奧運選手和普通人區(qū)別的最顯著的一點就在于,他們大量消耗了其他人努力避免的高熱量食物。這些精英選手為奧運所做的訓練不停地燃燒了數(shù)以千計的卡路里,相應地為了補充能量,他們需要從這些快餐食物中攝取大量的熱量:巨無霸漢堡、彩虹糖以及巧克力奶……
雖然羅切特在準備倫敦奧運會的過程中戒掉了大多數(shù)快餐食品。美國隊教練格雷格·特洛伊說:“在奧運會選拔賽時,他晚上只吃三文魚色拉。”不過,羅切特依舊沒有放棄對甜食的喜愛,選拔賽每天晚上,他的父親都會為他準備他最愛的童年零食——彩虹糖。
來源: 東方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