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我的(不許以學區(qū)房。。。。。)文中提到,杭州的招生政策(蕭山余杭除外)是最公平公正的。有人質(zhì)疑,為啥為啥蕭山余杭要例外。
我來告訴大家,這是兩個神奇的地方。從賣土地蕭山有打印機事件,有比實際面積還要大的贈送面積,還有招生的自主和學位年限。
余杭也是如此,我說的這所學校就是天元公學。它的正式名字叫 “杭州師范大學附屬未來科技城學校”。它是余杭教育局屬下一所公辦小學。這個名字一聽就是公辦的,但是對外更愿意叫,天元公學,故意和天元公學集團下其他民辦的混淆在一起。
為啥一所公辦要冒充民辦呢,看2020年的招生政策。
簡單描述:
1、一共招90名學生(小學、初中各90人),期中45名劃定范圍在幾個街道(余杭、中泰、倉前、閑林、五常,沒具體劃學區(qū))的戶籍生中招收;
2、招生時間:早于其他學校,如果不被該學校入取,不影響回到原先的公辦學校報名;
3、其他45名,用于給引進人才的子女。
4、在戶籍生中招收的45人(小學、初中各45人),如果報名不到45,就全部錄??;超過就搖號
公辦學校的招生應該是所有學校同步進行,也就是說一個孩子只能報名一個公辦,這個學校卻可以在其他公辦學校之前招生?
一半給予引進人才的孩子。確實,人才引進應該保障孩子入學,但是這個招生比例相當于給引進人才專門修了一所學校,這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