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使我們成為有記憶的人,使我們看見一個消失的世界。在一次北山毅行活動中,得知現(xiàn)在的杭州市青少年宮是歷史上與凈慈寺齊名的昭慶寺。這幾年來,我在一個看不見寺廟的少年宮里陪著小朋友上課,陪著小朋友玩過山車。
昭慶寺是一座古老的吳越古剎,五代時,吳越王錢元雚建立,時稱菩提院。歷史上曾是著名的南宋皇家五山十剎之一,宋代 南山律宗祖師永智律師、凈土宗祖師省常大師、天臺宗祖師遵式大師等都曾在此拄錫,在宋代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響。以前的出家人都是從昭慶寺畢業(yè)再分配到各廟,相當于現(xiàn)在的杭州佛學(xué)院。
昭慶寺原址在杭州寶石山的東邊,南臨西湖,也就是現(xiàn)在杭州市青少年宮廣場的位置。1926年西湖邊拓建馬路,拆掉了昭慶寺的前殿天王殿,萬善橋也不復(fù)存在了,還填掉了橋下的青蓮池。殿前的古樟至今仍存數(shù)株,昭慶寺在歷史上曾屢建屢毀。明嘉靖和崇禎年間,兩次被火焚毀,清初重建后,又遭兵禍被夷為焦土。光緒四年,寺里的主持發(fā)宏愿重還舊貌??谷諔?zhàn)爭時期杭州淪陷,昭慶寺被日軍駐兵養(yǎng)馬,那是不堪回首的被凌辱的一頁。而現(xiàn)在來到寶石山東面的西湖邊,昔日的天王殿,早就成了廣場,寺里的大雄寶殿,也成了文藝活動場所。不變的是熱鬧的人流;留下來的,只有昭慶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