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汪永泉、朱懷元要求“不得蹲樁”,“不要塌腰”,“盤架子要用腕子”
七八十年代,我和于桐和先后向高占奎、朱懷元學拳,高老師和朱老師是汪永泉最早的四大弟子中的兩位,于桐和他父親和汪永泉、朱懷元是協和醫(yī)院里工作多年的老同事,關系好。一天于桐和拿來了一本手抄小本子——“揉手須知”,是朱老師向汪永泉學拳的手記小本本,我把它視為珍寶,在第二頁一開始就強調“不得蹲樁”,“雙手只負責給腰勁開門”。汪老說:“腰不能塌”,“腳不要踩死”,“盤架子要用(手)腕子”,還特別強調意氣的作用:“要明確,內氣是領導者,主動力,外形姿勢是被領導者,被動者,兩者都是要受意的支配”(見劉金印《汪永泉授楊式太極拳語錄與拳照》一書)。上面這段話正是對拳譜“意氣君來骨肉臣”很好的詮釋。
結語
我認為,要學好太極拳,首先要明確學什么,如果要學“借力”,“四兩撥千斤”,你就要練“用意不用力”,就好好體悟上述大師們的教導,他們的苦口婆心;不要蹲樁,要用意領,用梢?guī)?,腰要活,不可用?hellip;…。如果說,“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不好理解的話,我想上述大師們的比喻是很容易懂的,問題是去不去那樣練。朱懷元老師說:“不準用力,不得在對方身上亂找亂問,更不可用手推人拿人”。他教出了許多太極拳高手,如李和生、石明、朱春煊等,說明他的教學是足有成效的。
如果有人要問我,如何才能練好拳的話,我曾在《中國太極拳網》成立座談會上,題寫了下面幾四句話:
兩手春風拂楊柳,
雙腳猶如踩浮舟,
南屏晚鐘懸百會,
靜聽宏音揚全球。
意思是說:兩手不但要像楊柳那樣隨風飄柔,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被春風吹動的,是被動的,春風是“意”。雙腳不要踩死,要有騰挪之勢,好像在船上,即拳譜所說“飄飄蕩蕩浪里鉆,上輕下沉不倒顛”。第三句講的是身形,要正,像口懸掛在寺廟里的銅鐘,發(fā)散著聲波。而自己心要靜,意要隨,不要想打人,不執(zhí)著追求什么,隨宏偉的音波散向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