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鴨鴨,會開車的鴨
聽說國慶很多人都去參加車展看了車,晚上大家一起在群里分享自己逛展的“收成。”有人開開心心買了新車,換了舊車,也有我這種跟另一半因為買車鬧別扭的,更多的就是……
錢越花越多的。
真是應(yīng)了那句話,人不逼自己一把,永遠(yuǎn)不會知道自己可以買這么好的車.
還記得很多年前有這么個笑話:新手上路買個練手車,挑來挑去,二手捷達(dá)要將近3w,決定買;
可是隔壁奇瑞的說3w可以買他們的新車了,遂改買奇瑞。
上去一坐,有點擠,不要緊。加錢換五萬塊的比亞迪,覺得車子矮,又去看瑞虎。
下來一算10w多,不如買合資的,就看上了10萬出頭的polo。被告知是簡配。
那我去看正八經(jīng)精品高爾夫。人說要加價,全款下來要15萬了
一咬牙,這也沒差多少錢啊,決定買20萬的CRV,大那么一圈呢,甚至感覺自己有點賺,反正和高爾夫價格差不多。
結(jié)果聽說途觀好像也是那個價格左右。遂去看途觀,畢竟一線品牌香??!不料看中了新passat。決定人生要有一臺中級轎車。價格25萬,辦了貸款,買了保險,拿到鑰匙才意識到。
靠,我不是來買代步車的嗎?
笑話雖然夸張,但很真實,買車像挑女朋友,越看越好,殊不知“談戀愛”越花越多。直到背上車貸,成為車奴才意識到,心碎的感覺。
我的第一臺車,C3XR,其實也不在當(dāng)時考慮的范圍內(nèi),年輕人哪有那么多錢,本想買個10萬的低配polo開就足夠了,沒想到這個時候在隔壁的雪佛蘭看上了大一圈的樂風(fēng)RV:嚯,無框車門,旅行車造型,這車少見,也就12萬,個性??!就在決定付款的時候聽說這個車小毛病多,于是打消了購買的念頭,但這時POLO是肯定不會回頭再看的了,這時候正好趕上隔壁雪鐵龍C3XR換代,喲,SUV造型,法國設(shè)計,合資質(zhì)量,頂配還帶全景天窗,我要買!買就得買那個頂配!
好嘛,提車之日,卡里一口氣劃出去14萬9,又花了3000加裝倒車影像和大屏。我下半年緊巴巴的生活就開始了,錢都花在這個小祖宗身上了……
無獨有偶,群有這種情況也不在少數(shù):本來和老公打算買一臺全家出游的SUV,一路從18萬的紅旗HS5“過關(guān)斬將”,先是看上了22萬的CRV,后面pass了27萬的漢蘭達(dá)七座,最終全款成為了一名31萬的林肯冒險家車主。這波實力操作著實給我看呆了……
俗話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市場上車型繁多,相較之下,總能分出各自的優(yōu)劣,可是看到那只需要再“努力”一點點的更高端車型,總是忍不住心癢癢,覺得自己蹦起來夠一夠,家用小車就能變成中級轎車,二線品牌就能變成一線精品,合資車也有機(jī)會換成進(jìn)口車。“搏一搏,單車變摩托,賭一賭,摩托變路虎”,在買車的世界里,絕對沒有花錢的不是?。?/font>
雖然汽車房產(chǎn)這類“大件”,人一生可能沒法用有太多,總是想著“一步到位,”但也沒有必要因為這些“身外之物”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等到超過了能力范圍,或許會變成負(fù)擔(dān),那就得不償失了。
樓友們在買車的過程中都遇到過哪些趣事呢?在下方評論一起來樂呵樂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