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wǎng)上沸沸揚揚的“國民神車”,它們之所以在網(wǎng)上火爆,正是因為其憑借合資背景的出生身份以及更為親民的入門售價,獲得了國內消費者的認可。而今天我們要聊的主角——捷達,也同樣有著相似的“家庭背景”。
值得一說的是,相比某些美系背景的國民神車,捷達品牌的車型有著更濃的原產(chǎn)國血統(tǒng)。對于大部分消費者而言,捷達算得上是大眾的代名詞,無論是作為打開中國市場的“開國功臣”還是大多數(shù)人第一次接觸的車型,捷達都是當之無愧的明星車型。隨著“捷達”從車型升級為獨立品牌后,這個在中國響當當?shù)拿~也隨之展開了新的征程。
這次大師試駕的是捷達品牌旗艦車型全新捷達VS7,值得一說的是,捷達VS7的德系血統(tǒng)并非像“德系第四大豪華品牌”一樣虛無。捷達VS7誕生于和當紅炸子雞奧迪A3相同的大眾MQB平臺,德味自不用說。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為4624/1841/1644mm,軸距2730mm,與定位稍低的捷達VS5相比,車身長度長了207mm,軸距增加了100mm。作為更貼近中國市場的捷達,在車內空間表現(xiàn)方面,自不用擔心。
外觀方面,捷達VS7依然可以找到不少大眾的影子,六邊形進氣格柵搭配矩陣式菱形中網(wǎng)設計,確實與墨守成規(guī)的橫幅式鍍鉻裝飾條拉開了差距。時下流行的LED大燈組及LED日間行車燈也同樣沒有缺席,全系標配。值得一說的是,下方霧燈區(qū)域,采用了與車標相呼應的設計,十分用心。
來到車身側面,從車前燈一直向車尾延伸的腰線設計,依然可以看出不少德系車型的影子。而在裙邊位置,捷達VS7使用上了更野性也更容易維護的黑色塑料板,在保持設計的同時也兼顧了一定實用性。
車尾部分,雖然排氣采用了隱藏式設計,但仿下擾流的裝飾版,以及小鴨尾設計也讓車尾有了一點年輕運動感。車尾總體設計更是讓大師聯(lián)想起了另一流淌著大眾血統(tǒng)的品牌車型。看來捷達VS7在設計上,絕對是將德系元素作為優(yōu)先的選擇。相信喜歡德系大氣感的消費者也會對此買賬。
內飾上,只要你把方向盤上的LOGO一擋,拿給大家猜,估計會有不少網(wǎng)友會誤認為是大眾品牌車型。不過這也難怪網(wǎng)友,無論是內飾設計還是車廂氛圍,幾乎和大眾車型如出一轍。
不過值得一說的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捷達VS7針對中國市場也優(yōu)化了不少裝備,其中最吸睛的就要數(shù)10英寸的中控大屏了。更為重要的是,該中控系統(tǒng)還內置了蘋果CarPlay以及百度CarLife,較大的卡片式UI也方便車廂乘員操作,總體上手難度低。
來到國人注重的后排方面,捷達VS7同樣沒有輕視。后排空間有了車身尺寸的保證,已無需多慮,再加上全景天窗的加持,哪怕坐在后排長途出行也不在話下。那更高的舒適性需求呢?空調出風口、USB充電口、12V電源都一一配備齊全,就連許多車型簡配的中央頭枕也依然得到保留。
動態(tài)方面,我們先來看看三大件,捷達VS7相比部分合資品牌明顯更為了解國人,流淌著德系血統(tǒng)的大眾EA211 1.4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10kW,最大扭矩250Nm。傳動系統(tǒng)方面,除最低配的5MT外,其余版本均采用國人信賴的愛信6AT發(fā)動機。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的懸掛也采用更符合國內消費者口味的舒適取向調校。
大師實際體驗下來發(fā)現(xiàn),捷達VS7在城市鋪裝路面的表現(xiàn)可圈可點,無論你在車廂的哪個位置,都能感受到懸掛在努力化解路面上的顛簸,相信大部分喜歡軟懸掛的消費者會相當受樂。轉向手感同樣采用了舒適取向的輕盈手感,無論你是老司機還是新手都能輕松駕馭。
加速能力,相比起目前同價位大部分合資SUV依然停留在采用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捷達VS7百公里9.7s的成績算得上優(yōu)秀,如果在油門線性度以及變速箱換擋邏輯方面再進行優(yōu)化,相信整體駕控感受會更上一層樓。
總結
市面上有不少車型都以性價比為主要賣點,對于捷達VS7而言,它對性價比也有著不一樣的解讀。相比其他品牌,捷達將德系質感的入門門檻變得更為親民。而VS7作為捷達的旗艦車型,更是將捷達的使命表達得淋漓盡致。
無論是與奧迪A3一致的MQB平臺還是熟悉的EA211發(fā)動機,捷達VS7都將德系品質牢牢刻在它的DNA中,再結合更加親民的入門售價,對喜愛德系品質、手頭預算不寬裕的潛在消費者,吸引力不可謂不大。
來源:SUV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