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在之前一次辯論中,她因表現(xiàn)不佳,輸?shù)袅吮荣。勝負心太強的她,為了不被淘汰,不僅挑戰(zhàn)了對手戰(zhàn)隊中最弱的隊員,還表現(xiàn)出很強的攻擊性。
等她再次參賽時,也始終對那場輸?shù)舻谋荣惞⒐⒂趹选?/div>
她太怕輸了,所以始終把自己困在過去的失敗里。哪怕那場比賽已經(jīng)過去一年,也始終走不出來。
其實許多時候,讓我們感到痛苦的,都不是失敗本身,而是失敗后的不甘心。它就像一把鋸子,反復在傷口上拉扯。
人生很多悲劇,都源于這種看不開、放不下。
我的大學同學燕子,有一個演員夢,想當章子怡那樣的演員。
畢業(yè)后,她就直奔橫店,說要實現(xiàn)自己的演員夢。但毫無經(jīng)驗的她,試戲時屢次碰壁。
母親勸她 ,過得不好就回來吧。但燕子說:“等成功再回來。”結(jié)果這一待,就是五年。
年初的同學聚會,同學們基本都出現(xiàn)了,唯獨不見她,班長說,她患上了抑郁癥,進院治療了。
她到底還是沒成為另一個王寶強,卻不幸地成為了另一個“樹先生”。
林語堂先生說;“人感到傷心,常常是因為看得不夠遠。”
因為看得不夠遠,所以執(zhí)著于眼下一時的失敗,想用成功來證明自己。
可這種較勁,往往不是解決問題,只是再次重復之前的動作。把失敗從偶然變成必然事件,把 自己陷入更大的痛苦中。
執(zhí)念太深,傷害的終究還是自己。
接受失敗
是一種難得的智慧
常聽人說:“人生沒有邁不過去的坎。”
但有時,邁不過去的坎,也可以不邁。因為學會轉(zhuǎn)彎,也是一種智慧。
有位年輕人,非常喜歡寫作,將來想成為一名作家。
為了完成夢想,他寫了整整十年。這十年里,他每天堅持至少寫500字。然后寄到全國各地的雜志。
可遺憾的是,盡管他很努力,也沒發(fā)表過一篇文章,甚至連退稿信都沒收到過。
在他29歲那年,終于收到了一封編輯的來信,信中說:
“看得出你是一個很努力的人。但你的知識面不夠當一名作家。不過我從多年的來稿中發(fā)現(xiàn),您的鋼筆字越來越出色了。”
編輯的一席話,讓一直沉迷作家夢的他突然醒悟。深思熟慮后,他決定放下執(zhí)念,去學書法。
這個人,就是著名的硬筆書法家張文舉。
有句話說得好:“戰(zhàn)術上的努力,永遠無法彌補戰(zhàn)略上的懶惰。”
人生很多事,都不是堅持就一定有答案的。如果方向不對,只會越努力越尷尬。
說起黃渤,很多人對他的第一印象是演員但他最早的身份,其實是歌手。為了出道,他不斷給唱片公司投作品,可都石沉大海。
是因為他不夠努力嗎?絕不是。僅僅是因為他選錯了賽道。
偶然的一次機會,黃渤出演了一部電影。沒想到反響不錯,他也因此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天賦。
從此,他放下歌手的身份,轉(zhuǎn)行去做演員。這才有了現(xiàn)在的“百億影帝”黃渤。
脫口秀演員李誕也是如此。他之前一直默默無聞地寫作,窮困潦倒。結(jié)果靠脫口秀,意外爆紅。
樹挪死,人挪活,很多時候,人之所以沒成功,不是因為運氣差,而是太過固執(zhí)。一直不肯舍棄之前的投入,最終,把小悲劇變成大悲劇。
所以,適時放棄其實也是一種堅持。一種更明智的堅持。
不是所有成功
都要年入百萬
《無問西東》里有句臺詞:
“如果能提前了解要面對的人生,不知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行。”
你要面對的人生,或許無趣,或許困頓,但你必須勇敢迎戰(zhàn)。因為,這就是人生。
去年10月,大連理工大學一名研究生,用一條麻繩,一副鋼架,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
究其原因,并沒有導師壓榨,也沒有黑幕。只是他,再也撐不下去了。
他的實驗經(jīng)常被否決,這導致他要一遍又一遍重復。擔心無法按時畢業(yè)的壓力,最終壓垮了他。
他在遺書里說:“我來生想做一只貓?炜鞓窐罚瑹o憂無慮地活十幾年,就足夠。”
在他的微博下方,有條評論觸動無數(shù)人:“這個世界總教我們成功,卻沒人叫我們?nèi)绾谓邮芷接?/b>。”
名校出身、事業(yè)有成,似乎是這個時代成功的標配。
但我想說,不是所有成功,都要年入百萬。
之所以感到生活太難,常常是被他人口中的成功綁架了。
李雪琴剛火時,曾引起極大爭議。她帶著“頹喪”氣質(zhì)的脫口秀表演,一次次戳痛了年輕人的神經(jīng)。
當時網(wǎng)友紛紛質(zhì)疑:“你一個北大畢業(yè)的高材生,為什么這么喪?”
面對這些聲音,李雪琴反擊道:“因為我就想當廢物。”
是啊,為什么北大就不能當廢物呢?
我們?yōu)槭裁幢仨殐?yōu)秀?
我們?yōu)槭裁幢仨毘蔀閯e人口中的成功者?
我們,為什么不能簡單快樂地活著?
生而為人,我們有支配自己人生的自由。
如果你感覺眼下的生活太難,那不妨把沒做到的事先放一放,暫時沒達到的目標,也沒關系。
因為和世俗的成功比,平安喜樂的一生,才更重要。
總有些事,你要學會放下虎撲上有一條非常扎心的帖子。
樓主感嘆,直到30歲,才發(fā)現(xiàn)自己是個普通人。
他為了湊給房子裝修的10萬塊錢,不僅花光了自己所有積蓄,還向銀行借了3萬。
今天恰巧是他30歲生日。沒有慶祝,沒有蛋糕,只有一碗面和一盤粉。
面對30歲還“一事無成”的自己,他的內(nèi)心只有無限的傷感和迷茫。
其實,我們不也都有著同樣的焦慮。
27歲,執(zhí)著要找到另一半,趕緊結(jié)婚生子;
30歲,執(zhí)著要事業(yè)有成,有房有車;
45歲,執(zhí)著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才,考上名牌中學。
電影《艋舺》中有段臺詞:“你知道嗎?風往哪個方向吹,草就往那個方向倒。年輕時,我也曾經(jīng)以為自己是風,可最后遍體鱗傷才知道,原來我們都是草。”
人最難的,就是與自己的執(zhí)念和解。
畢淑敏的一段話,戳中過很多人:“你不能要求擁有一個沒有風暴的人生,因為痛苦和磨難本身就是人生的一部分。”
就如你我一樣。我們多數(shù)人的人生,這一路,都鮮有鮮花和掌聲,反而多的是磕磕絆絆的泥坑。
所以如果可以,我想對你說,即使做不了英雄,做個在路邊鼓掌的普通人,也沒關系。
因為我們曾經(jīng)為目標努力過,享受過,那就此生無憾。
劉震云說:“過日子是過以后,不是過從前。”
人生是一趟漫長的旅程,一時的好壞并不重要。
放下過去,與自己和解,才能贏來熱氣騰騰的新開始。
愿你我共勉。
作者 | 佳明,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新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知乎@富叔,微博@富書,本文首發(fā)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溫馨提示:關注升學去哪微信公眾號(jy19lou), 輸入框回復【高考】,查看高考分數(shù)段、浙江省高考常見問題與解答,高考志愿填報經(jīng)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