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6年前,我發(fā)的那貼,
深度求教:如何在濱江或蕭山上小學(xué)一年級?可接受民辦小學(xué)
只是匆忙慌亂之下的求教,如何讓孩子能在濱江上學(xué),最低要求混個學(xué)籍。得到很多家長老師的指教,而其中也夾雜著“你何來的自信”類的責問。
呵呵,何以至此?
粗俗而形象地說:屁股決定腦袋,也就是說所處位置決定了他怎么想、怎么說。
我坐在一個過來人的位置,深知“學(xué)習進步以致上大學(xué)”對大多數(shù)孩子(100個孩子中的85個)來說,不是難事,尤其是如今的教育環(huán)境,無需孩子有超群的天賦智商,真正需要的是長期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
退一步講,親情重于成績,即使孩子屬于100個中的那15個,濃濃親情中的普通人家過得也是讓人倍感溫馨。
坐擁豐富資源、孩子正一帆風順的家長,無論是當初我“混個學(xué)籍”的渴望,還是現(xiàn)在“上個一本”的念頭,都不會侵擾到您家孩子奔常青藤的賽道,你我井水河水不在一個維度啊。
坐擁無限資源、孩子卻不盡如意的家長,不要單純覺得求學(xué)之路是如何艱辛,停下來看看周邊的風景吧,再想想自家奔跑的方式、方向是否不妥呢?
至于那些靠販賣“焦慮”謀生的某某機構(gòu),你們也真不容易,得人錢財多做善事吧。
更多的,如我一般或赤手空拳、或資源有限的家長
我們一起做個 普信家長 吧
我堅信:社會在進步,明天更美好
我堅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重在長期不懈堅持
我堅信:成績文憑,不是人生最重要的
我堅信:小草,也有春天,和參天大樹一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