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道德經(jīng)》三字經(jīng) 第五十九章 治人尚嗇
安徽合肥市退休教師解光翔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之其極;莫之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譯文】
治百姓、養(yǎng)身心,沒有比,愛精力,更重要。愛精力,萬事能,早準(zhǔn)備。早準(zhǔn)備,就是要,積其德。積其德,就沒有,不能勝,任何事,沒不能,勝任事,就無法,估計他,的力量。無法估,他力量,就可以,擔(dān)當(dāng)好,治國家,的重任。有治理,國家的,其原則,和道理,國家就,可以能,長治安。這就是,根深固,長生久,視道理。
學(xué)習(xí)《道德經(jīng)》三字經(jīng) 第六十章 治國烹鮮
【原文】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lì)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譯文】
治一個,大國家,要像烹,很小魚,不能時,常翻動,導(dǎo)破碎。運用“道”,的原則,治天下,那些怪,起不了,作用了。不僅怪,起不了,大作用,神祗也,不傷人。不僅神,不傷人,圣人也,不侵人。這樣就,鬼神和,有道人,都不要,傷害人,所以人,能彼此,安無事。
學(xué)習(xí)《道德經(jīng)》三字經(jīng) 第六十一章 各得其所
【原文】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pìn),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靜勝牡(mǔ),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欲,大者宜為下。
【譯文】
治一個,大國家,像江海,那樣安,處在卑,下地方,居天下,雌柔位,使天下,百川河,流交匯,于這里。雌柔能,以安寧,定戰(zhàn)勝,此雄強,就在于,它既能,靜制動,安居下。所以上,大國能,對小國,謙卑下,則必然,取小國,信任依;小國能,對大國,謙卑下,則也能,取大國,信任持。所以上,不管是,大國用,謙卑下,取小國,的信任,還小國,謙卑下,取大國,的信任,其大國,無非想,并小國,小國也,無非有,求大國。就這樣,大小國,都可以,達(dá)各自,的愿望。特大國,更應(yīng)該,謙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