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目前,除了計算機、有編制外,其他專業(yè)都有一堆人勸退。大學生就業(yè)困難確實是事實,但根源是學歷大幅度貶值:20年前,銀行柜臺中專學歷就可以了,但是現(xiàn)在985都去競爭這崗位。計算機,也是2015年后需求大爆發(fā),而供應相對不足導致,在這之前很長一段時間,我們自嘲不是搞IT,而是做“it”的,起早摸黑還賺不到錢。2015年后,本人開的軟件公司也因人才大比例被挖、薪酬暴漲而支撐不下去關門。萬物皆有周期,現(xiàn)在好也不表示10年后繼續(xù)好,況且,IT大廠解雇中年油膩男不是低概率事件。
小語種,正規(guī)的定義和我們老百姓的定義不一致,我們老百姓認為:除了中文、英文,其他都是小語種,就像我們老百姓認為,除了中美,其他國家都不是大國一樣。我是老百姓,所以本文遵循老百姓的定義:中英以外的語言統(tǒng)統(tǒng)都是小語種。
1、小語種學什么?
小語種專業(yè),除了要學習小語種本身以外,還需要學習英文(很多學校要求過專四,鼓勵專八),還有就是小語種所在國家的貿易習慣、法律法規(guī)、商務禮儀、風俗習慣等等。
讀小語種的學生基本上都是0基礎,要在4年之內充分掌握一門語言,難度不小。學校采用7+1模式也較常見:有一個學期是去小語種所在國的,這樣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語言知識。但是這幾年口罩關系,這模式實施難度很大。
語言畢竟只是個工具,小語種+(金融、管理、法學),算是一個不錯的組合,有些學校也是這么安排的。即使學校沒這么安排,自己也可以考慮這么去學習,基于這個原因,綜合性大學的外語系 比 專業(yè)外語學院更具優(yōu)勢。
2、學了干啥?
小語種就業(yè)范圍還是比較廣的,但語言畢竟只是基礎,要結合自己所在的學校+專業(yè)+能力去考慮各個就業(yè)崗位。
如果學校夠牛(985頭部+北外、上外、2財1貿、政法、中傳),那么積極爭。菏诡I館、國際組織、國家部委,都是讓人羨慕的崗位。
上面這些崗位,中等生就不要惦記了?梢钥紤]的有:
1)、外企、外貿企業(yè);這是最傳統(tǒng)的就業(yè)崗位了。
2)、大型企業(yè)駐外,我注意到杭州的?嫡行≌Z種就不少,其他就是大型央企、華為等,跟著他們的生意走;另外一部分是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的海外客戶經(jīng)理(即銷售),據(jù)我所知,給錢不少;
3)、當老師也可以考慮。
從以上崗位分析,倒推回來,選擇專業(yè)要注意幾點:
1)、日語、韓語、法語,這種爛大街的語種慎選特別是日韓,不但中國會日韓的多,日韓會中文的也多,不好弄;
2)、太冷門的語言慎選,所謂冷門主要看貿易量,對方國家和中國沒啥貿易量的,就業(yè)選擇機會就少了太多了;
3)、女生,ysl國家語言堅決不選。典型的是,阿拉伯語、印尼,咱們惹不起躲得起好嗎?
這個帖子反反復復發(fā)不了,提示有敏感詞匯,但不告訴我是啥。如果大家看到這個帖子,可讀性可能已經(jīng)差些了,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