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失血較多,因此需要富含鐵的食物,如雞蛋黃、瘦肉、紅糖、豆制品等。產婦坐月子時大多時間臥床,活動不多,容易發(fā)生
便秘,因此要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的水果蔬菜。
為盡早恢復體質并保證乳汁分泌,應多吃富含蛋白質和無機鹽的食物,如瘦肉、蛋、雞、魚、芝麻等。為避免產婦月子后體重增加過多,要注意控制脂肪、食鹽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各種食物的搭配要合理。月子里的營養(yǎng)固然重要,但并非食物越多越好。食物過多會增加消化器官的負擔,影響消化功能,同時會發(fā)胖。
產后要大補
這種觀點是危險的。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營養(yǎng)的需求也不完全相同,適當地補充人體所缺的營養(yǎng)品或是中藥是有利于身體的平衡健康的,而不適當或過量的補充反而有害身體。產后如果惡露排出不暢,下腹隱痛的人,可以吃一些紅糖,或是益母草煲湯,或是產復康之類的中藥。如果沒有這類情況,也可不吃,有些體質特別熱的產婦,反正可能因吃了這類活血排淤的食物或藥物,引起產后出血特別增加或是便秘的情況。
愛心提醒:小心補傷!如果你家中有進補的習慣,想將桂圓、黃芪、黨參、當歸等補血補氣的中藥煲入湯中也是可以的,但最好等產后惡露排出后,或顏色不再是鮮紅色后再吃,否則可能引起活血,增加產后出血,俗稱補傷。因為桂圓中含有抑制
子宮收縮的物質,不利于產后子宮的收縮恢復,不利于產后淤血的排出。
最安全的補法是因人而異,進食中藥或藥食同源的補品最好是去看看中醫(yī),等中醫(yī)切脈后再定進補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