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寶寶的性格是從娘胎里帶來的!
在育兒方面,很多寶媽都有著相同或不同的煩惱,從小費心塑造寶寶的性格;時刻緊盯寶寶成長過程中發(fā)生的點滴,生怕一個偏差讓孩子養(yǎng)成不好的習慣,走上不好的道路。在育子教子的路上煞費苦心,每一個媽媽將孩子養(yǎng)育成人都是一副可以傳承于世的史詩畫卷。由于遺傳因素,不同父母不同性格,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不盡相同,這樣才創(chuàng)造了不同類型的孩子構(gòu)成的世界。即使是在一個家庭,也會因為父母及長輩不同的性格,對孩子的影響也有不同。通常在教育上會有一些可以稱之為“真理”的方法,然而事實卻證明很多所謂的“真理”是錯誤的,是可以被推翻的。
到底有哪些錯誤的“育兒真理”?
1.孩子的性格由后天塑造
如果你發(fā)現(xiàn)孩子跟你一樣暴躁,你可能會認定“性格可由后天塑造”。這個論點是很容易被推翻的,因為孩子是靠父母遺傳的,無論是樣貌還是性格都是遺傳的結(jié)果,所以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會或多或少與你有些相似,而即使你努力在后天培養(yǎng)孩子的性格,也免不了孩子依舊暴躁的結(jié)果。
與生俱來的性格基因會影響孩子日常生活表現(xiàn)的30%以上,基本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另外,在與父母每日相處的大環(huán)境下,孩子還會受到父母性格的影響,而父母不可能時時刻刻保持著緊繃的神經(jīng)狀態(tài),小心翼翼地收斂自己的性格,所以孩子還是會表現(xiàn)出與父母相像的性格來。因此,后天塑造孩子的性格是不大可能的。
2.多陪孩子有助于他們成長
雖然說現(xiàn)在工作時間很忙,但是只要父母基本每天在家就好,不必要為了孩子專門在家看著他們,認為“多花時間陪他們會讓孩子更加幸福,成長得更加健康”,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因為父母的過度呵護會導致孩子成為溫室花朵,孩子會變得非常脆弱,沒有堅韌的意志,不勇敢無毅力。因此父母的陪伴要適量,在給孩子關(guān)愛的同時要讓他們堅強與獨立起來。
3.孩子應該多學真正的知識
很多父母會在意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才藝表現(xiàn),于是會給孩子報很多的興趣班,讓孩子學習音樂,學習書法,其實這樣的做法并不好,要知道如果孩子沒有興趣的話,便會出現(xiàn)逆反心理,反而會排斥學習,因此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或者是先培養(yǎng)發(fā)掘孩子的興趣,然后再鼓勵他們學習。真正的知識往往有別于課堂,課堂學習是給予孩子一個踏上更高平臺的階梯,但是真正的品質(zhì),道德,對于實物的看法,對生活充滿積極的心態(tài)這些知識需要父母不斷的教誨。這樣會更加容易讓孩子成功,變得更加優(yōu)秀,不要逼迫孩子,否則只會事倍功半。
塑造一個孩子不是父母們在一張白紙上畫畫那么簡單,嚴格的說并不是父母來塑造孩子,而是作為一個引線,引導著孩子自己塑造、完善自己。踏上階梯固然重要,但是在階梯上,上屋抽梯,孩子該怎樣自己走下去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