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gè)月寶寶腹瀉吃什么?七個(gè)月寶寶腹瀉吃什么食物?
寶寶腹瀉的情況非常常見(jiàn),其引起的主要原因有兩種,一種是喂養(yǎng)飲食不當(dāng),導(dǎo)致消化不良,另一種就是食物或者奶瓶等用具被細(xì)菌或病毒污染了,寶寶食用或使用后引起感染性的腹瀉,感染性腹瀉一般多見(jiàn)于夏季和秋季。
嬰兒腹瀉有傷食型、風(fēng)寒型、濕熱型和脾虛型。只有區(qū)別不同癥狀,選擇食療,才能收到預(yù)期效果。
【寶寶腹瀉——傷食型腹瀉】有腹脹腹疼、瀉前哭吵、大便酸臭如蛋花狀、口臭、不思食等癥狀,可采用以下食療:
薺菜湯:取鮮薺菜30克,加水200毫升,文火煎至50毫升,1次服完,每日2~3次。
蘋(píng)果湯:取蘋(píng)果1只洗凈,連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鹽,煎湯代茶飲。適用于1歲以?xún)?nèi)的兒童,大于1歲者,可吃蘋(píng)果泥。
【寶寶腹瀉——風(fēng)寒型腹瀉】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狀、色淡、臭氣少、腸鳴腹痛,或伴有發(fā)熱、鼻塞流涕等癥狀,可采用以下食療: 姜茶飲:取綠茶、干姜絲各3克,放在瓷杯中,以沸水150毫升沖泡,加蓋溫浸10分鐘代茶隨意飲服。
糯米固腸湯:糯米30克(略炒),山藥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許、白糖適量調(diào)服。
【寶寶腹瀉——濕熱型腹瀉】有大便如水樣伴有不消化食物、呈草綠色或黃色、有少量粘液,小便黃少等癥狀,可采用以下食療:
烏梅湯:烏梅10只,加水500毫升煎湯,酌加紅糖,以之代茶,每日服數(shù)次。
治療七個(gè)月寶寶拉肚子的偏方
寶寶拉肚子雖然比較常見(jiàn),但是引起寶寶腹瀉的原因絕對(duì)不能忽視,必須確切知道引起寶寶不適的是什么,到底是非感染性腹瀉,還是因?yàn)槭澄锘蚰叹、玩具等引起的感染性腹瀉。下面為大家?guī)?lái)寶寶拉肚子偏方,有效調(diào)理寶寶腸胃。
1、山藥棗泥
主治:小兒腹瀉。
配方:大棗3~5枚,山藥10克。
用法:大棗煮爛去皮核,加入煮熟的山藥中攪成泥狀,頓食,每日1~2劑,常食之。
2、柿餅栗子糊
主治:嬰幼兒腹瀉。
配方:栗子肉15克,柿餅半個(gè)。
用法:二味共磨成糊狀,煮熟,每日1劑,分2次食用。
按注:一方加白糖,一方單用栗子。
3、扁豆菜
主治: 嬰幼兒腹瀉。
配方:茶葉9克,白扁豆9克,白糖50克。
用法:加水500毫升煮沸。溫飲,每日1劑,連服3日。
4、糯米麥粥
主治:小兒脾虛腹瀉。
配方:糯米500克,小麥600克,白糖或紅糖適量。
用法:同煮粥,每服1小碗,日2次。
5、黍米粥
主治:小兒脾虛腹瀉。
配方:黍米60~90克,羊脂、臘各20克。
用法:煮黍米成熟后,入羊脂、臘,再煮沸2次至熟?崭狗。
6、煮藕粉
主治:嬰兒腹瀉。
配方:藕粉30克。
用法:藕粉加水120毫升,煮至100毫升,每日分3次服食。
7、蘿卜蔗糖
主治:小兒腹瀉。
配方:白蘿卜兩份,蔗糖一份。
用法:共搗糊,濾渣取汁,每日3次,每次服5~10毫升,連服2~3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