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般認為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是23~28歲。從生殖醫(yī)學角度來說,女性年齡大于35歲卵巢儲備開始迅速減少,生育能力呈指數型下降,高齡產婦并發(fā)癥的風險增加,胎兒畸形的發(fā)生率增加。這一過程在進入37歲以后更為明顯。
但從醫(yī)學的角度分析,35歲甚至40歲以上高齡女性懷孕盡管會有一些風險,但并無不可。晚孕也是安全可行的,生育是沒有一個絕對不能的年齡。大部分35歲的健康女性只要在懷孕期間不喝酒、不吸煙、不服用毒品,那么她們的寶寶會健康的。而我們需要在妊娠期間,積極進行體檢,積極配合醫(yī)生,保持積極樂觀態(tài)度。
生育與年齡關系的認識誤區(qū)
誤區(qū)1:生育力到絕經時才終止
生育力下降開始于絕經前10~15年,,45歲以后甚少妊娠,所以年紀大的婦女懷孕才成為新聞。
誤區(qū)2: 有排卵就有生育
隨著年齡增加,卵子數量不足并且質量差,表現為排卵稀發(fā)或者空卵泡。
誤區(qū)3:只要年輕就可以等待
生育力存在個體差異,不能光靠日常生活經驗,20幾歲的人如果出現月經周期明顯改變超過半年,可能就是卵巢早衰的預警。
高齡生育備孕的三大原則
做好備孕準備,避免高齡風險
高齡女性懷孕前,做好孕前檢查和咨詢了解自己適不適合懷孕。
比如前兩個月,一個 36 歲女性做孕前檢查,發(fā)現已經有直徑十幾公分的子宮肌瘤,這樣的情況懷孕就比較有風險了。
又比如,有些女性孕前血壓就高,最好在血壓得到很好控制之后再考慮妊娠,否則一旦懷孕就更危險了。所以,這些問題最好在孕前就查清楚。
盡量選擇自然懷孕,對母嬰傷害減到最低
如今輔助生育手段非常多,許多高齡女性覺的選擇輔助生育手段懷孕更簡單。其實不然,超過40歲的女性選擇輔助生育手段成功率低于10%,而且承擔的孕期風險更大。比如:激素的大量應用,反復取卵,移值失敗,流產率增加等。高齡婦女孕前要權衡利弊,選擇適合自己的受孕方式。
格外注意孕期保健,定期進行產前檢查
易流產、妊娠病高發(fā)、易難產是高齡產婦不可避免的風險,定期產檢可有效的預防這些問題。
高齡想要好孕,要注意五點
1、夫妻都要做健康檢查
高齡女性一定要到醫(yī)院進行詳細孕前檢查,一般來說,孕前檢查最好在懷孕前3~6個月,重點檢查生殖系統(tǒng)。如果檢查發(fā)現有問題,可能影響懷孕,應盡快接受孕前治療。
2、調整心理狀態(tài)
高齡夫婦一旦決定生育,往往處于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中,對月經、排卵、輸卵管給予高度重視,過度焦慮。這種心態(tài)往往會導致欲速則不達。嚴重的心理壓力還可影響內分泌、性功能,導致月經紊亂等情況。
3、提前介入檢查
生育二胎的夫婦至少有一次生育史,有人還有流產、宮外孕、剖宮產的病史。這些情況都可能對再次生育造成影響。在解除避孕措施正常性生活一年,如仍不能懷孕,因盡快去醫(yī)院進行檢查。對于高齡女性,更應提前介入檢查,以便及早發(fā)現問題。
4、孕產期檢查至關重要
在圍孕期(懷孕前3~6個月)男女雙方都要保持身心健康,不要再工作壓力很大、經常喝酒或吸煙的情況下受孕。在孕期進行孕產期檢查,及時了解胎兒的發(fā)育情況。值得一提的是,高齡產婦必需提前入院待產,入院的具體時間應由醫(yī)生決定。
5、預防感染及避免接觸化學藥物
孕婦接觸化學藥物、感染病毒等均有可能導致胎兒畸變或異常,因此,最好不要使用含有鉛、汞的化妝品;盡量少用化學藥物,如不得不用,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