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明朗的夜。月華如水,靜靜地瀉在每一片葉子和花上。
靜寂的校園里,只有你游移的腳步,躑躅而茫然。是什么擾亂了你的心湖?是那束靜默的花朵,還是那叢矮小的灌木?是那高大挺拔的玉樹,那是它那沉重厚實的花瓣?是那早已空蕩蕩的教室,還是某個有情有義的學生?
也許都是,也許都不是。
你從花園的小灌木旁,走到圍墻邊的玉蘭樹下;你從玉蘭樹的旁邊,又走到教室附近。你在這兒呆了整整一年,視野所及,一切都像老朋友般熟悉。
從這里走出去,又回到這里。原來的這里,已不是現(xiàn)在的這里。正如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說:“人不可能兩次同時踏進同一條河流。”是的,不可能的。人去樓空者有,物是人非者更不少。即使舊人仍存,舊物仍在,只怕也是“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吧。
不到十年,又是一個輪回。你不禁感嘆:人生能經(jīng)歷多少這樣的輪回?那時,還青春年少,張揚狂妄,F(xiàn)在卻學會了沉靜了,學會了低調(diào)。因此,即使這里一切依舊,你卻變了:多了一些經(jīng)歷,也增了不少閱歷,開闊了眼界,放寬了心境。待人處事,不會再那么沖動,你學會了冷靜;對人對事,不再片面固執(zhí),你學會了全面寬容。
是的,在你的眼里,一切依舊。校園旁邊的小溪依舊日夜潺潺,好象一曲悅耳的曲子,經(jīng)久回蕩;學校的后面依舊樹木蔥郁,枝繁葉茂,生機盎然。教室還是那些教室,花草還是那些花草。只是鐵打的校園,流水的兵,學生走了一代又一代,老師也失去了不少的舊面孔,同時也增加了不少新面孔。
剛回來時,你見到每個人都熱情洋溢,面帶微笑。盡管你深造了,你的學識上了不止一個臺階;盡管你也在外又有了新的更高的平臺,你的工作經(jīng)驗和生活經(jīng)驗都是這里的新舊同事所不及的,但你對每個人都表現(xiàn)出很謙和,很低調(diào)。從不說自己的過去,更不說自己的未來。對于過去,你一直以為,好漢不提當年勇,你不應該坐在過去的成績上酣然入夢,而應該繼續(xù)發(fā)氣揚一直以來積極進取的精神;對于未來,你沒有多想,雖然你心中有宏圖,但既然回到了這兒,那宏圖也只是一個夢而已,這里沒有宏圖展示的舞臺,也不需要你那種宏圖,甚至有人說“一個人一旦放錯了地方,便是垃圾”,盡管你并不全信,但人們的確沒把你當成什么。不過,無論怎樣,你還是不能過于高調(diào),那就低調(diào)做人,高調(diào)做事吧。
你的確這樣做了。你一邊認真地工作,一邊卻又按照自己心中的部署,開始默默地實現(xiàn)自己的計劃。
第一步終于成功了。你的朋友給你寄來一本雜志,上面有一個啟示,說是要在全國散文家和散文作者中,征集優(yōu)秀散文編成集子。你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從自己的文集中選了近三萬字的作品,發(fā)了過去。經(jīng)過漫長時間的等待,結(jié)果終于出來了。那本書的主編看了你的文章,并告訴你再過幾個月,就可以出版了。
你高興了。因為你的努力沒有白費,你終于擁有自己單獨的一卷文章。由以前那種只在報刊雜志上的小文時代,進入了全新的創(chuàng)作時期。此時,更大的計劃又在你的心中開始醞釀。
書籍如期出版。給你寄來五十本樣書,你在想該給哪些人寄呢?導師肯定不能少的,那些在文學路上曾經(jīng)給予鼓勵和幫助者也不能少,同學朋友更不能少?墒俏迨緦嵲谔邢蘖,反正各大書店都有買的,如果他們喜歡,那就讓他們自己去買吧。只能這樣了。
書籍到達的那天,正值放假。只得打電話給同事去接。同事接了之后,說是要送本給她,你說當然的,肯定的。于是,學校領導老師全都知道你出書了。
真是僧多粥少啊。此時,你沒有別的辦法,只得跟他們反復解釋。其實,你也知道他們不一定那么熱心地看。
時間過得很快。期末轉(zhuǎn)眼便到了。****結(jié)束后,領導老師們拿著成績單,竟然首先認真地讀你學生的成績。當他們發(fā)現(xiàn)成績一般時,又開始議論開了:“怎么了?不是說很優(yōu)秀么?”“不是還能出書么?”“成績怎么只是一般呢?”“呵呵,只怕專心業(yè)余愛好了吧”……
當時真是說什么的都有。人的口水真能淹死人么?你想。
聽過之后,也只是淡然一笑,匆匆而過。你要忘記,你不在乎,因為凡是懂得教育的人,都知道教學是一種多邊活動,而且你關注的是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而不和某些老師一樣,僅僅讓學生死記硬背,生搬硬套,沒有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寫作水平的提高。
就這樣,你在這個原點又呆了一年。“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學年結(jié)束時,你如此感慨。
是啊,要真正回歸也確實不容易。一年來,你經(jīng)受了以前沒有經(jīng)受過的打擊,在城市里教學效果很好的你,到這里來后,學生只適合農(nóng)村教師的那種教育方式。你的見多識廣、博學多才,也曾的確讓他們擁以為驕傲的;可是,當你讓他們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表明自己的觀點時,他們又誤以為你無知,無知得要讓他們告訴你****;當你告訴他們每個人的理解不同,要學會從多角度地思考問題時,他們則以為你是為了偷懶。他們反問你:“以前的老師什么題目有標準****,怎么你一來就沒有標準****了。”你耐心地解釋:只可供參考的****,而“參考”與“標準”二詞的意思是有所不同的……你話還沒說完,學生便興奮地打斷你的話,他們以為抓到了把柄,他們說只要有參考答案就夠了,叫你把答案直接告訴他們,讓他們課后去記住就是。這樣省時又省事。
你無語了。你并不在乎自己的身份,也并不在乎自己的威信,而是在乎這種叫停了多年的“灌輸式”和“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在農(nóng)村教育中仍占主導地位。感嘆之余,你感到自己是那般的無奈。
你感覺自己身心完全分離了。你的身回到了這里,而你的心完全沒有回來了。時常有外面的學校發(fā)信息或者直接打電話給你,請你去任教。家里人最怕的就是這種電話,他們把你的號碼一換再換,還是堵不住。因為QQ和博客里的信息,他們是管不著的。
你又有點心神不寧,蠢蠢欲動了。你跟老公再次提起此事,老公卻一點也不理睬。你明白老公的心思:外面的世界如果是天,那么你就是這天空的鳥;如果外面的世界是海,那么你就是這海里的魚兒。雖然你呆在這兒,說自己不過是垃圾,但老公卻把你當寶貝。他要你做他懷里安靜的小女人,而不是在外面盡展風采和個性的女強人。
外面的消息催得越緊,你的心就越是不寧。因為你不會甘心:在這個無人知曉的一隅,在這個很偏僻很落后的角落里,把你前衛(wèi)的教學理念,把你浪漫的女性情懷,把你雖短暫卻又漫長的美好人生,如此浪費,白白掩埋。
茫然地走著,胡亂地想著,手機美妙的鈴聲打破了夜的寂靜,你不用看也知道是誰。抬起頭,月已中天,它昭示:新的一天即將來臨!督(jīng)典文章》提醒您:文章摘自《是誰,寂寞了你的流年》,轉(zhuǎn)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