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9.7萬,可以想象不久的將來已經上了一天班早就精疲力盡的上班族們還擠在地鐵里的情形,這個時候有一個座位小憩下該多好啊,出于這個目的有了這篇文章。文章適合于長期乘坐地鐵,且乘車時間較長、非?释茏冗^慢慢長路的朋友閱讀。根據我多年乘坐杭州公交經驗加上網友分享以及這幾天試乘地鐵思考而來,如果你是一個不愿意思考的人請不要指責我想得太多、太細甚至說活得太累,因為我們不是一類人,當然,你也可以以純娛樂眼光的看完這篇文章。
一號線的情況不多解釋,避免廢話節(jié)約時間。
1. 上車找座位:這是本文的重點部分了,這里將分類解釋找座位的最優(yōu)策略。根據上車地點可以分為始發(fā)站和中途站;根據車廂情況又有人多和人少兩種;上車后又分為有座位和沒有座位的情況,當然,我們這里只考慮后者。
a. 文澤路臨平湘湖等始發(fā)站上車的時候,如果等車的人很多,那么你就利用幾次上車的機會計算一下大概在什么位置等車的時候能正好在前面的人都上車后你恰好到了車門的位置,那么以后盡量在車來的時候像那個位置靠攏,那么這輛車走了一會你就站在車門位置了,空車過來你能拿到位子的可能性會大大提高。不過你還要計算好一個車門位置的問題,不要站在一個車門左側沒有座位的車門的左側,那么你進門后還是不得不站著……這個可以留心觀察剛剛過去的一輛車,基本上每輛車的構造是相同的。
b. 無論始發(fā)站還是中途站人多的情況,只要人不是特別多就盡量往車廂中間走,或者說是遠離車門的地方,不管你能不能坐到位子至少不會和車門外面將會涌進來的人馬拼力量(不久就下車的不用看此文),至于到了里面后怎么做容易找到位子,下面馬上給出策略。
c. 無論人多還是人少的情況,盡量站在有座位的人前面,這就有了等座位的機會。而選擇站在什么樣的人前面就有了最優(yōu)策略了。一般而言,坐著的人可以分為如下幾類:發(fā)呆而且不時會抬頭看一眼地鐵路線圖的、手里拿著地鐵票的、看報紙的、看手機的、玩iPad的、睡覺的、聊天的。上面的分類順序也就代表了這個人下車的可能性從大到小的排序,當然了這里面可以有很多種組合,比如一個人可以是“拿著地鐵票而且會不時的抬頭看一眼地鐵路線圖”,如果這樣的話這個人一般不會超過3站就肯定能下車;蛘“同時拿著地鐵票和手機”,這樣的人下車一般也不會超過5站。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特別值得注意,那就是當一個人(尤其是不經常坐地鐵的人)還有3-5站就下車時,這個人會很不安,主要表現就是小動作很多,摸一下耳朵、頭發(fā)、鼻子……這就表示他要走了。
接下來我分別說一下上面的排序,相信很多人也一定注意過這些。發(fā)呆什么都不做很可能是這個人很快就下車,大早起或上了一天班的人不困不累是不大可能的,如果要坐的時間很長又不想做另外的事(手機、iPad等)那么他八成會睡覺。但是他沒有,那么應該是他覺得到下車時間不長沒必要拿出手機,而同時看地圖路線圖當然是怕自己坐過了;手里拿著地鐵票的人極可能是平時不坐地鐵的(也可能是卡沒錢了),這樣類人一般怕自己坐過了,會表現出更多的焦慮,主要就是不斷的看地鐵車廂上或者地鐵票上的路線圖,而且眼睛不時的對周圍那么多人產生新鮮感,一個經常乘坐地鐵的人是不會這樣的,他不會怕坐過了,也不會有新鮮感,需要特別提醒的一點是,如果一個人拿了車票一點不看,或者干脆裝在兜里了,那么這個人基本是不太可能下車的;看報紙的一般是不會在地鐵上呆太久,又不想浪費掉這些時間,于是拿出報紙來看一會,這個用于晚上下班時間判斷效果更好,因為那時候的報紙不是地鐵的免費報紙;看手機的有多種情況,如果他是發(fā)信息同時會注意報站,那么他應該是短途客,如果是在玩游戲或者看書,那么至少這個人是中途客,在5-10站左右。判斷他發(fā)短信還是看書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看他看手機屏幕的頻率和敲擊鍵盤的頻率即可;如果一個人在玩iPad或睡覺,那么這個人八成會乘坐10站以上了,你想想自己也不會拿出iPad開機就為了玩10分鐘吧?不會坐3站路也睡一覺吧?聊天的這個是個特殊情況,因為你可以從他們的談話內容中獲悉他們在哪里下車,這樣的情況不低于50%,所以自己把握了,最佳策略是站在他們邊上,等待你要的信息同時做出必要的選擇。
d. 對c的補充:選擇座位上人的時候還有兩條值得注意的(應該不止兩條,但是我暫時沒想到別的),一個是如果是在文澤路臨平這樣的始發(fā)站上車的,盡量選擇一個不期而遇的坐上座位的人,站在他前面,而不是那些為了能坐上座位而等了許多甚至錯過了一輛車的,這個不多解釋,相信挺容易明白的。二是如果你站了許多站了,你前面的人還沒有下車,而邊上的人忽然下車了,有另一位乘客坐上去了,這時候我是傾向于轉向等這個新坐上去的乘客的位子的,原因和上面類似,因為這位乘客的位子很大程度是“不期而遇”的。同時,如果時間長了,你注意觀察的話會發(fā)現,大部分時候一位乘客如果沒有下車的話,那么這個位子可能有很長時間都不會換人,而這個位子換人一次的話,接下來就可能會在很短的時間換幾次人,我無法統(tǒng)計,也沒有一個確定的概數,更不能確定我觀察的準確性,但近期的實踐說明這個方法還是比較高效的。不過有一種特別的情況要說明,例如下一站是武林門(大站),這時候就選擇死守比較好些,原因有二:其一,前面的這位乘客可能會在下一站下車,畢竟那么多了他都沒動靜……其二,如果新坐上去的乘客要在下一站下車的話,他一般情況是不會坐上去的。
e. 搶小孩和老人的位子:這里,我們講的是策略,不考慮道德。如果你上車后看到位子差不多恰好坐滿了人,還有一個大概1-3歲不太會坐著的小孩挨著他媽媽坐著,那么你可以站在小孩面前,他媽媽一般會把他抱起來讓你做下去。如果你是一個讓他媽媽感覺還不錯的人這樣的情況發(fā)生的概率會更高,如果你是穿著臟兮兮的人,恐怕你就是要那個位子都很難。他媽媽之所以會讓給你位子有這么幾個方面的考慮,首先,從她懷孕開始就不斷有人讓位子給她,所以她自然想回饋別人,盡量給予別人些幫助,況且你給她的感覺還不錯,至少她覺得你不會對她的孩子有威脅性(包括病菌的威脅,這就是為何我說穿得臟不行);其次,她把孩子放這里不過是讓自己的手臂輕松一下,孩子坐不穩(wěn)呢,一會為了安全肯定還要抱起來,與其省力一會還不如現在讓你坐下,至少是個她覺得不錯的人,萬一一會有一個臟兮兮的乘客過來了反而不好;另外,就算她沒有抱起孩子也沒關系,說明她可能沒有多久就下車了。如果你覺得這個方法有點不道德的話,你可以和她客套一下,安慰一下自己的心靈,或者不要到孩子前面站著,而是到媽媽面前。其實如果是“其次”中講到的,那么你應該不用不好意思,她可能希望你這樣一個人坐到她們的邊上呢,不過這里你還要注意點,挨著小孩子可能會把你身上弄臟哦! 老人的位子是無論如何都不可以“搶”的,不過老人一般會特別謹慎,擔心自己做過了,所以能很容易看出來他是不是要下車了,所以老人可以當作買了車票的乘客對待。 事實上,在地鐵高峰期碰到老人小孩的概率是非常低的,所以這兩種情況一般不適合在早晚用,更加適合在上班高峰期剛剛過了那一段時間。
f. 這里還要特別提到一類人,就是素質不高的婦女,她們是完全不會顧及別人看法和感受的,只會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所以你要格外小心自己等的座位旁邊有這樣一個人,你的位子可能會像一只飛起來的熟鴨子,還惹得你大早起的就生一肚子氣。怎么判斷素質不高的婦女我就不說了,免得有“以貌取人”的嫌疑。
g. 還有涉及到男人女人乘車偏好方面的,這些內容比較敏感就不談了,免得引起人身攻擊,大家可以自己去把握,你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