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功夫在詩外:著名詩人與學軍學子暢談詩與遠方
甲子風華,桃李天下。2016年11月5日,杭州學軍中學舉行建校60周年紀念慶典。浙江日報北京分社社長、著名詩人吳重生先生,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杭州師范大學中文系主任黃岳杰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團委書記劉煒老師,也來到紫金港校區(qū)慶典現(xiàn)場為學軍中學慶生,為紫金港校區(qū)的同學們舉行“功夫在詩外——與當代高中生談詩與遠方”的講座,暢談詩歌與理想。

王藝錠老師主持詩歌講座
人民網主播王藝錠老師主持了這次詩歌講座。一開始,她向吳重生先生、黃岳杰老師詢問講座題目“功夫在詩外——與當代高中生談詩與遠方”的意義。談及這個題目,詩人吳重生先生說:“所謂‘功夫在詩外’,其實是要我們做有文學素養(yǎng)、詩歌素養(yǎng)的人。一個有詩意情懷的人,才能寫出有溫度的文字。同學們現(xiàn)在正值青春年少,覺得未來有無限的可能性,但是沒有詩性的靈魂,未必有美好的未來。當代高中生其實迫切地需要‘詩和遠方’引領未來的生活,而一個有詩歌情懷的人必然是一個有遠方的人。”他還回顧了自己的家族文脈:中國歷史上首個詩社“月泉詩社”就誕生在他的老家浦江,他的23代曾祖吳渭就是“月泉詩社”的首任社長。所以,詩歌的精神在吳先生的家族是一脈相承的。黃岳杰老師也回顧了他與詩歌的結緣:“我開始接觸詩歌是從一本叫《天安門詩抄》的詩集開始的。那時候的詩歌都是革命詩,后來朦朧詩派慢慢出現(xiàn),我對詩歌的態(tài)度逐漸從‘遠觀’變?yōu)?lsquo;走近’。”
他還回憶了自己組織校園話劇和北極星朗誦大賽的經歷,認為詩歌產生于遠古的巫術活動,是一種儀式感很強的人類活動。多年來,他一直堅持熱愛文學,用光去照亮學生的心靈。
北京分社社長、著名詩人吳重生先生
杭州師范大學中文系主任黃岳杰教授
接著,主持人王藝錠老師又詢問:詩歌復蘇的浪潮是否與當下過于浮華、功利的社會環(huán)境有關?對此,吳重生先生回答:“有人說我是‘微信詩歌第一人’,其實我的作品是中國詩歌復興大潮的一個例子。這個浪潮已經來臨,這是一個詩歌的時代,一個幸福的年代。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過去我們作文考試的時候,題目下方總是有一行小字‘文體不限,詩歌除外’。而今年北大的中小學作文大賽,已經把這句話拿掉了。正如黃教授所言,詩歌產生于遠古的巫術活動,它是與天的對話,是一種神圣的活動,能夠給我們精神層面的儀式感。讀詩、寫詩的過程其實就是沉淀、思考、反思、學習的過程。”
同學們踴躍提問
現(xiàn)場活動環(huán)節(jié)此后,講座進入現(xiàn)場互動環(huán)節(jié),紫金港校區(qū)的同學們踴躍提問。黃岳杰老師就同學們的問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人們在外部的物質滿足的同時,社會走向文明、秩序?墒牵@同時又帶來了現(xiàn)代病,即現(xiàn)代性。人們越來越被擠壓。面對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的擠壓,人們本能地用堅硬來抵抗這種壓力,而最后反而真的內心就變異了。其實,人最好的狀態(tài)是柔軟而溫熱的,內心強大的人需要能量來抵御壓力,這種能量就是詩。所以,我們同學們要學著慢慢接觸詩歌,終有一天,詩歌會在你的心里生長出一些東西,你就會被詩歌的光芒照亮。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團委書記劉煒老師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團委書記劉煒回顧了自己在人大附中的工作經歷,表達了自己對于‘詩外’二字的理解:“在人大附中,詩可以用三個‘一’來概括,第一個‘一’是一直存在,人大附中自建校以來,一直有詩歌社團,包括古體詩和現(xiàn)代詩;第二個‘一’是懸于一線,人大附中存在的詩歌社團僅有兩個,因為喜歡詩歌的人必定是孤單的,而且他們的內心是強大的;第三個‘一’是一生萬物,從古至今,從在石頭上刻字,到金屬鑄字,直到我們現(xiàn)在用手機打字,寫詩的成本不斷降低,但‘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言之為詩’卻始終如一,這是生命的延續(xù),是文明的延續(xù)。”
現(xiàn)場合影
吳重生先生向學軍中學的同學們贈送自己的詩集《你是一束年輕的光》,還熱情地邀請同學們朗誦詩歌。同學們朗誦了海子的詩歌,也朗誦了吳重生先生的《你是一束年輕的光》和《雪把杭州占領了》。紫金港校區(qū)同學代表向嘉賓老師們獻花致謝。
吳重生先生題詞作品
講座結束后,吳重生先生、黃岳杰教授欣然為學軍中學潑墨留字。吳重生先生寫下的“學軍多才俊 江南頌風雅”和黃岳杰教授寫下的“與詩為伴”,為紫金港校區(qū)留下了珍貴的藝術作品。
組稿:周仁愛 攝影:吳夢霞、楊艷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