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是否存在一類“壞人”,除了沒有觸犯法律外,做的事早已跌破道德底線,面對別人拷問時,他還振振有詞不以為然。特別是身邊的親人,更是無盡的忍耐傷害。
一向我們聽到一個不講道理沒有道德底線的人,常常實在是沒有耐心,祈禱千萬別被招惹躲得遠遠的,可若是生活中不得不面對這樣的人時,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當然我們可以斷絕關系,實際上這個問題如果不去面對化解,恐怕還是像定時炸彈一樣讓人心神不寧。
我們先來看,他是否曾經(jīng)被寄予厚望,也許那時他柔弱的肩膀根本無力于整個家庭的負擔。如果他有一個不負責任的父親,有個幽怨與高期待的母親,同時家庭中又彌漫著紛爭,他很少感受到被關注與愛,能做的是盡可能不惹任何一方生氣,然而這樣做只會讓個性敏感拘謹,對于整個家庭氛圍的改變上收效甚微。
一個孤獨無助長大的孩子內(nèi)心是脆弱的,因為不斷長大的心靈在同伴中更容易因比較而受傷,也更容易被欺負。一路走來跌跌撞撞漸漸形成了內(nèi)在孱弱的心理狀態(tài)。曾經(jīng)多少次深陷欲求無門、無助的深淵,也只有自己知道了。殊不知,他是那個家庭環(huán)境中不經(jīng)風寒提早犧牲的那一位。
于是他開始放棄了!
他知道會面對失望的眼神,可是他還是要這么做,因為他知道去擔負那份責任是多么累,他什么都不想管了,他已經(jīng)夠了。就連帶自己也一起拋棄吧,情愿把自己活成最卑賤也無所謂,反正自己無足輕重。
可是當一個人認為自己不重要時,便會產(chǎn)生深深的怨恨,也會投射給他人輕賤于他人,慢慢他會發(fā)現(xiàn)踐踏別人有一種快感,看似毫無悔意,其實是不相信那些虛偽的愛可以彌補內(nèi)心深處的傷痛。越是不接納自我,越是要習慣把責任推給他人,越是覺得讓別人付出代價自己才爽。
如此逆轉(zhuǎn),算是“成功”了。
如果我們也曾哀怨自己的軟弱無能、被人生所苦,而我們只是堅持某種底線,有一份理智存在并不愿意輕易跨出傷及無辜,這時我們對于跨出者便能多一分理解。是的,沒有理解便沒有和解。
對于我們自己而言,與這樣的人和解也許需要很久很久的時間,但有了方向就不畏路遠!
心理咨詢師伴你心靈成長
在這里,遇見更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