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以入睡困難,或持續(xù)睡眠障礙(易醒、早醒和再入睡困難)為主要表現(xiàn),可伴有心悸健忘、頭暈目眩、肢倦神疲、面色少華、脘悶納呆;或腰酸夢遺、五心煩熱、口干少津;或嘔惡噯氣、納差、口苦目眩、大便秘結(jié);或胸悶脅痛、口渴喜飲、不思飲食、口苦而干、目赤耳鳴等癥狀。
情志內(nèi)傷,飲食不節(jié),勞倦過度,體質(zhì)虛弱等都能引起陰陽失交,陽不入陰,而形成不寐。
一、情志內(nèi)傷
過怒傷肝、過喜傷心、過慮傷脾、過悲傷肺、驚恐傷腎,情志過極會傷其所屬臟腑,臟腑相關,則常致心失所養(yǎng),心神不安而失眠。其中以暴怒傷肝,肝失疏泄,肝郁化火,上擾心神所導致的失眠最為常見。此外,思慮過度,傷及心脾,致使氣血生化無源,氣血不足,心神失養(yǎng),神不守舍,亦常見失眠。
二、飲食不節(jié)
過食生冷辛辣、肥甘厚味,或饑飽無度均可損傷脾胃,脾失健運,痰濁內(nèi)生,痰濁擾動心神則發(fā)失眠。
三、勞倦過度
勞倦過度,耗傷心血,心失所養(yǎng),神不守舍則出現(xiàn)失眠。且勞倦日久亦可損傷肝腎之精,水火失濟,相火上擾心神,亦致失眠。
四、久病、年老或素體虛弱
若腎精充足,則五臟六腑之精亦盛,髓海有余,則神有所養(yǎng)而夜眠得安。如若素體虛弱、年老體衰或久病耗傷正氣,則腎精虧虛,五臟之精不得養(yǎng),髓海不足,神明失養(yǎng),故見失眠。腎精不足,腎陰虧虛,腎水不能上滋心火,則君火偏亢,心神妄動,亦見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