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男孩海邊游泳被海蜇刺中5小時后急性肺水腫死亡
去北戴河游玩要當心 每年上千人被蜇傷
海蜇頭,懸掛在水母傘下的部分,呈小片或棒狀,通常整塊食用。 海蜇皮,水母的傘,呈大塊狀,通常會切成長條狀,方便食用。 觸須有毒
8月2日,北京一位8歲男孩在南戴河海邊游玩,被海蜇蜇后中毒,搶救無效死亡。海蜇有毒,我們經(jīng)常吃“涼拌海蜇”,怎么不會中毒?
海蜇下“毒手”8歲男孩死亡
8月2日,8歲的小宇(化名)和小宇二姑兩家人一起去河北省撫寧縣南戴河天馬浴場游玩,中午12時,兩家人正在海水和沙灘交界處玩耍時,小宇突然稱腿疼。
小宇的爸爸王先生說:“我一看,孩子倆腿浮腫,他姑家孩子胸口發(fā)紅,手指頭腫了。”王先生回憶,當時他們就在海邊玩,沒有往海里游多遠。
浴場的工作人員告知王先生,兩個孩子都被海蜇蜇傷,其中小宇被蜇得更厲害。
王先生說,工作人員給小宇擦了些明礬后,建議他們?nèi)メt(yī)院,王先生打車先后前往南戴河醫(yī)院、某部隊醫(yī)院,都無法醫(yī)治,最后帶小宇到了北戴河人民醫(yī)院。
“到醫(yī)院的時候孩子還是自己走著去的。”小宇的二姑王女士說,她隨后趕到醫(yī)院時,小宇的雙腿沿大腿往下呈長條形紅色瘀斑,還一直說口渴想喝水、想吐。
王先生說,醫(yī)院為小宇打針、輸液、抽血、化驗后,醫(yī)院的主任看到小宇說,孩子臉色不對,須馬上搶救。
小宇的二姑說,搶救了1小時左右,下午5時,醫(yī)院宣布,小宇搶救無效身亡。
王先生說,醫(yī)院開具的證明顯示,小宇死于海蜇蜇傷后引起的急性肺水腫。
天馬浴場支部書記馬先生說,夏季海蜇多,浴場工作人員早晨上班,就下海撈海蜇,“一直在撈,但像海蜇這種東西,我們?nèi)斯o法控制。”
4日,北戴河人民醫(yī)院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今年從暑期開始,醫(yī)院建立了專門針對海蜇蜇傷的門診,“每天都有這種情況的病人來就醫(yī),有時一天能來20多人。”在北戴河海域,每年都有上千人被海蜇蜇傷。
海蜇毒液最強的30秒致命
游泳時千萬不要去碰它
海蜇在被我們擺上餐桌之前,是海里的一種水母綱動物,通體透明或半透明,體形半球狀。上面呈白色傘狀,借以伸縮運動,稱為海蜇皮;下有八條口腕,有絲狀物,呈灰紅色,叫海蜇頭。
海蜇廣泛分布在我國由南到北的海域里,浙江沿海最多。中國常見的海蜇有傘面平滑,口腕處僅有絲狀體的食用海蜇或兼有棒狀物的棒狀海蜇,以及傘面有許多小疣突起的黃斑海蜇,都有一定毒性。
海蜇的傘蓋下有許多觸須,上面有密集的刺絲囊,毒液就存在里面。當觸須觸及人體及皮膚時,會刺入皮膚并放出毒液,使人體中毒。澳洲著名的方水母是毒性最強的海蜇,人如果碰到它的觸須,30秒后便會死亡。
北戴河人民醫(yī)院海蜇蜇傷門診醫(yī)務人員提醒:千萬不要抓捕、觸碰海水中漂著的海蜇。
我們吃的海蜇,經(jīng)過食鹽、明礬等腌制,已經(jīng)去毒去水分,吃起來沒有毒。不過夏季吃海蜇,要注意衛(wèi)生,切絲之后最好再用涼開水反復沖洗干凈,晾干。
來源: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