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皮泡茶理氣化痰新鮮橘子皮不能泡茶喝
大媽一杯下肚一上午拉五六次
記者 李靜 通訊員 徐尤佳
本報訊 現(xiàn)在正是橘子大量上市的季節(jié),有的人吃完橘子后,喜歡拿橘皮泡茶,前幾天,有位大媽也拿橘皮泡茶,結(jié)果上吐下瀉進了醫(yī)院。
一杯鮮橘皮水下肚
一上午拉了五六次
姚大媽65歲。上周,兒子去黃巖出差,帶回來一箱橘子,聽說用橘皮泡水喝能清熱化痰,姚大媽就把剝下的一堆橘皮收集起來,晾曬了三次,裝進塑料袋。
前幾天,她取了一些橘皮切絲,和開水泡在一起喝。一大杯橘皮水下肚后,沒多久,就感覺肚子里翻江倒海,胃部也火燒火燎的,一上午拉了五六次。
接診的市中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主任王小奇主任醫(yī)師說,姚大媽把鮮橘皮當成陳皮泡茶,才引起腹瀉。
“新鮮橘皮會刺激腸胃,一是因為鮮橘皮中揮發(fā)油含量較多,會刺激消化道,促使胃腸道蠕動加快,可能導致消化功能紊亂。二是,鮮橘皮表面可能殘留有農(nóng)藥,如果沒洗干凈,或放的時間不夠長,農(nóng)藥濃度還比較高,也會引起腸胃不適。”
橘子空腹不要吃
從中醫(yī)來說,橘子不入藥,就是一種水果。橘子含有豐富的葡萄糖、蔗糖、蘋果酸、胡蘿卜素、維生素C等。
王主任說,橘子雖然營養(yǎng)成分高,但不能吃太多。橘子中含大量糖分,吃太多會出現(xiàn)口舌干燥、咽喉疼痛、大便秘結(jié)等現(xiàn)象,也就是上火。盡量不要空腹吃,空腹時胃酸分泌多,橘子含有的有機酸和大量的糖分,會刺激胃腸道,引起胃部不適。
他建議三類人少吃橘子:
秋燥有咳嗽少痰、鼻塞咽干、口唇干燥癥狀的人,或者上火有口腔潰瘍、便秘等,少吃橘子。這類人群可以吃柚子、橙子這類偏涼性的水果;
糖尿病患者吃多了會引起血糖波動,對糖尿病控制不利,也要盡量少吃;
胃腸道功能不好的人少吃,胃腸道蠕動功能差,吃橘子不容易消化。
橘絡對心血管疾病有好處
橘瓤上白白的筋膜,是橘絡。很多人吃橘子,喜歡把這層筋膜剝掉。其實橘絡是好東西,對心血管疾病大有好處。
杭州市中醫(yī)院心內(nèi)科彭哲主任醫(yī)師說,“橘絡入肝、肺經(jīng),有理氣活血的作用,能行氣通絡、化痰止咳。中醫(yī)把橘絡入藥用,胸悶、胸痛、女性乳房脹痛等,都可用橘絡。”
“橘絡含有維生素P,也叫蘆丁。蘆丁對防治高血壓腦溢血、緩解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高血壓患者,一般多合并有動脈粥樣硬化。毛細血管的脆性增加,容易導致毛細血管出血。橘絡中的蘆丁,有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和脆性的作用,能保持及恢復毛細血管的正常彈性,防治高血壓腦溢血。橘絡能促進纖維蛋白溶解,具有抗血栓作用,還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一種體內(nèi)重要的抗氧化酶)、抗壞血酸栓等物質(zhì),有抗脂質(zhì)過氧化作用,可以減輕動脈粥樣硬化,防止心血管疾病發(fā)生。”
他建議,僅吃橘子,吃不了多少橘絡。可以把剝下來的橘絡晾干,然后慢慢泡茶喝,和枸杞、菊花等一起泡更好。
橘皮制成陳皮隔年再用
有消食鎮(zhèn)咳作用
橘皮不等于陳皮,要經(jīng)過晾干炮制后才成為陳皮。
陳皮是一味理氣、健脾、化痰的常用中藥。市中醫(yī)院呼吸科付騫副主任醫(yī)師建議,主要有兩類人適合喝陳皮茶——
有痰濕咳嗽的,咳嗽有痰,痰為白痰,建議喝陳皮茶。秋燥干咳的不適合喝;
胃腸道功能不好,有惡心、嘔吐、胃脹的,也可以喝。如果有惡心癥狀,在茶里加點姜絲。秋天怕干燥,在陳皮茶里加點梨汁更好。
怎么把橘皮做成陳皮?市中醫(yī)院中藥房副主任吳敏藥師說,用成熟的黃色橘皮來做陳皮,消食健脾的功能更明顯。自己曬制陳皮時,要注意橘皮表面有沒有發(fā)霉,曬之前洗干凈。
曬橘皮也有講究,不要在太陽底下曝曬,以陰干為主。等新鮮橘皮變硬,但沒有到一捏就脆掉的地步時,可以收起來了。
保存陳皮要放在通風干燥的地方,防止發(fā)霉,一年后再食用。
吳敏說,陳皮泡茶喝很方便,可以切成絲放入粥里一起熬,燉雞、鴨煲時也可以放一些。
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