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為什么會坐出脂肪肝?
2022年,《臨床腸胃病與肝病學》刊登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久坐時間超過8小時,會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發(fā)病率增加44%。
相反,每周休閑運動達標(中等強度運動至少150分鐘,或高強度運動至少75分鐘),可使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風險降低44%。
2019年,發(fā)表于《運動鍛煉醫(yī)學與科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坐的時間增加1小時,肝臟脂肪就會增加1.15%。簡單來說,久坐時長與肝臟上堆積的脂肪成正比。
久坐會讓內臟脂肪像“年輪”般層層堆積,導致代謝率持續(xù)下降,還會使肌肉量減少,進而出現(xiàn)胰島素抵抗。
脂肪肝是怎么一步步“惡化”的?
2023年,北京大學研究團隊對575萬余名參與健康體檢的成年人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后發(fā)現(xiàn),脂肪肝患病率高達44.39%,重度脂肪肝患者占10.57%,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北方地區(qū)高于南方地區(qū)。
近年來,我國脂肪肝患病率確實呈上升趨勢,尤其是40~70歲的中老年人和肥胖者是危險人群。
脂肪肝從形成到惡化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進程:
形成脂肪肝,脂肪轉運不出去
正常情況下,肝臟含脂量僅為3%~5%。攝入的油脂和糖類被吸收后,會分解轉化成脂肪酸、甘油和葡萄糖,由肝臟負責加工,合成脂肪,再通過血液、淋巴送往有需要的細胞中存儲。
如果每天攝入過多高糖高脂食物,又不愛運動,大量脂肪就轉運不出去,導致肝臟被迫成為“脂肪倉庫”,形成脂肪肝。
輕度脂肪肝,肝單純“長胖”
肝臟最初只是單純“長胖”,屬于輕度脂肪肝,脂肪約占肝臟重量的5%~10%,不會引發(fā)炎癥,患者可能沒有任何癥狀,需要通過超聲檢查確診。
中度脂肪肝,導致發(fā)炎、疼痛
如果脂肪進一步積累,含脂量達到10%~25%,就屬于中度脂肪肝,會出現(xiàn)變性、周圍纖維化。同時,肝臟也在反抗脂肪,導致發(fā)炎、疼痛,造成脂肪性肝炎。
重度脂肪肝,發(fā)展為肝硬化、肝癌
肝臟含脂量達到25%以上,就進入重度脂肪肝階段,肝臟內的炎癥和纖維化會進一步發(fā)展,可能進展到肝硬化和肝癌階段。
除了損壞肝臟,脂肪肝還會引發(fā)“全身風暴”,比如擾亂代謝系統(tǒng)、摧毀心腦血管、誘發(fā)慢性腎病,以及升高患癌風險。
做6件事幫脂肪肝“瘦身”
脂肪肝本身不是惡性病變,進展相對緩慢,大家不必過于恐慌,但必須及早重視,針對致病因素為肝臟“瘦身”。
1、每年體檢
肝臟是個比較遲鈍的器官,脂肪肝患者早期通常無明顯癥狀,到了中期可能出現(xiàn)肝區(qū)輕微壓痛或悶脹感。每年都應體檢,通過血液、超聲與肝臟彈性等檢查及早發(fā)現(xiàn)疾病端倪。
2、積極減重
減重7%~10%可顯著改善肝纖維化和脂肪變性。減重越多,肝臟改善越顯著,但要長期堅持,避免體重反彈。
3、控制飲食
飲食應保證低脂肪高纖維,減少精、白、細、軟,增加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成分的攝入。
不吃加工肉制品(如香腸)、奶油蛋糕等,少吃動物內臟、油炸食品;適當多吃胡蘿卜、生菜、苦菊等蔬菜,但不過分追求素食。
脂肪肝患者要警惕“不沾肉”的誤區(qū),不吃肉蛋奶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不利于脂肪肝的緩解,應以高蛋白低脂肪的瘦肉、魚蝦為宜。
4、運動夠量
減少久坐時間,每周應保證運動3~5次,每次30分鐘以上,達到中等強度,可以選擇有氧和抗阻運動相結合。
5、盡早戒酒
任何階段減少飲酒都有助改善脂肪肝,建議盡早戒酒。
6、避免三高
健康人群應將血壓控制在120/80毫米汞柱以下;空腹血糖保持在3.9~6.1毫摩爾/升,餐后兩小時低于7.8毫摩爾/升,糖化血紅蛋白4%~6%;總膽固醇不高于5.2毫摩爾/升,甘油三酯低于1.7毫摩爾/升。
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要根據(jù)醫(yī)生建議,將各項指標控制在理想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