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媽媽在孩子出生以后,多多少少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但并不是所有的產后不愉快都是抑郁癥。區(qū)分產后抑郁癥和一般的心情不好,主要是從時間的跨度、問題的嚴重性,以及對生活的影響程度上來判斷。
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很多媽媽都會感到心情低落難受、情緒波動大、容易焦慮煩躁。這種感覺叫做 Baby Blue。一般 Baby Blue 過個 3~5 天,最多 1~2 個星期就會消失。但是,有大約 10% 的媽媽會遇到臨床意義上的產后抑郁癥。
下面就是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警示信號:
1. 比如,情緒低落遲遲不好,抑郁難受或者強烈的自責感占據著你的頭腦,越來越難走出來。
2. 沒法和孩子建立情感連結,對很多事情提不起興趣,感受不到過去做事情的愉悅感。
3. 睡眠、飲食、注意力等發(fā)生不好的變化。
4. 過度地擔心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對未來感到絕望。
5. 甚至是產生自殺,傷害自己或者傷害孩子的念頭。
面對產后抑郁,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抑郁癥并不可怕。但是要打敗抑郁,我們需要抱有一個真實、開放的心態(tài),不能諱疾忌醫(yī)。產后抑郁癥可以心理治療,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加上藥物治療,積極的自助、求助,完全是可以幫到自己的。另外,我們需要學會自我照料,給自己的康復留下時間。
對于很多媽媽來說,有孩子了以后,孩子就是一切的中心。我們不斷地壓榨自己的精力,不給自己留時間,那自然就給心理疾病留下了空間。如果你是產后抑郁媽媽的家屬,那我認為作為親人,你最需要做的是和新媽媽們站在一邊,共同打敗抑郁這個敵人。
切忌批判性、指責性的態(tài)度。比如覺得新媽媽患上抑郁癥,就是因為她自己意志力不堅強,或者覺得「不就是生個孩子嗎,怎么別人都沒抑郁,就你抑郁了呢?」沒有人對心理疾病是徹底免疫的,這就好像再強壯的人也會生病一樣,心理疾病也是同樣的道理。
另外,在給抑郁的媽媽提供心理支持的時候,要注意傾聽對方的需求,提供她所需要的支持,而不是你覺得好的支持。除此以外,你還可以選擇多承擔些家務,以及帶孩子的工作。
大部分媽媽們的睡眠都相當缺乏,更不要說還有時間去做讓自己情緒好轉起來的事情了。給媽媽騰出時間和空間,讓她們有更多的能量來對抗抑郁,會讓家庭變得越來越好。
如果你是個新手爸爸、從來都不做家務的人,也別擔心自己做不好、不會做。不會可以學啊~我們既然能學到中學畢業(yè)、大學畢業(yè),怎么可能學不會打掃衛(wèi)生、給孩子換尿片這種生活日常呢?而且,僅僅是看到你的努力,哪怕你做出來的結果并不咋的,也足夠讓媽媽們感到你愛的支持。
最后,我們要注意,產后抑郁癥可能表現(xiàn)為悲傷、哭泣、沒有精力能量、對生活無望,但它也可能表現(xiàn)為暴躁、易怒、愛發(fā)脾氣。假如你的伴侶表現(xiàn)出這些更有「攻擊性」的癥狀,那么咱們也得多理解:她可能是受到抑郁的影響,這并不是她的本心。這個時候,做幾個深呼吸,調節(jié)一下自己的情緒,至少不要火上澆油。
如果你的心理很強大,還能 hold 住的話,那你還可以再進一步:換位傾聽——換位到她的角度,用她的思考邏輯,來理解她的情緒感受。當你真的聽懂了她了,很多負面情緒自己就能冰釋消融了。溫柔而平靜地告訴對方,「很抱歉你感到不開心了,我能做些什么讓你覺得好一點?」
總而言之,為人父母是很大的責任,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孩子。產后抑郁癥完全可以被戰(zhàn)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