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隔鹽療法治療腹瀉有特效。腹瀉可分為急性腹瀉和慢性腹瀉兩大類。中醫(yī)學認為胃為水谷之海、主降,脾主運化、主升,脾胃健旺、脾健胃和,則水谷腐熟吸收功能正常氣血以行營衛(wèi)。一旦由于飲食失節(jié),寒溫不調等致脾胃受傷水反為濕、谷反為滯,精華之氣不能運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泄瀉作矣。采用艾灸隔鹽療法法治腹瀉,簡便易行,患者不妨一試。那么下面就請艾灸培訓專家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艾灸隔鹽療法治療腹瀉有特效。
1、取神闕穴(肚臍眼),患者取舒適仰臥位,寬衣解帶并使腹部充分暴露。
2、將適量精鹽填平肚臍眼后,把純艾絨用拇、食二指搓成紡錘狀,再以拇、食、中三指捏緊置于平板上用力壓緊制成上尖下圓、呈圓錐形如大花生米大小的艾炷,放于精鹽上,用線香由艾炷頂尖部點燃令其自燃成灰,或患者自覺施灸部有發(fā)燙感時將艾炷移除,再如前法換一狀繼續(xù)灸,不拘壯數(shù),連續(xù)灸至患者自感肚腹內溫熱、舒服為度。清除艾炷、肚臍眼中精鹽后,隨即用醫(yī)用膏藥貼敷肚臍眼,防止施術后受風寒。
3、每日一次,連續(xù)灸至痊愈后再鞏固一、兩次。
該法治療腹瀉與神闕穴自身特有的功能與神闕對艾灸的敏感性有關,通過熱刺激可以調理脾胃、補益氣血、溫脾,同時又引食鹽入其所屬腎經(jīng)補益腎陽、暖腎,從而到達無需內服任何藥物而治愈腹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