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40度的高溫,回家給娃做午飯,九月份,娃就三年級了,一個人在家,有點感冒,給她吃好午飯,把藥吃了,再趕著上班。
走在烈日下,想到娃一個人在三樓,不是家里沒人,我回去的時候,奶奶在一樓吃飯,不知道有沒有叫孩子下樓吃飯,日子過久了,習(xí)以為常,不管是哪種感情,不要強求,老人說“強扭的瓜不甜。”
想到這么熱的天,為了孩子趕來趕去,等到我們老的那天,孩子們有了自己的小家,節(jié)假日會不會買菜陪我們吃飯;生病了,會不會像小時候緊張她們一樣緊張我們;出門旅行會不會帶上我們......心虛的不能肯定,若都不會,我們會怪孩子嗎?我是不會的,因為我們沒有經(jīng)過孩子的同意帶她們來到這個世界,所以不能束縛孩子的自由和生活,不能道德綁架孩子。
至于老人,在我們難的時候幫把手,一定要感恩。想到我們自己這個年紀(jì),老人是鏡子,無私和自私,一眼分明,好的老人,該享受天倫之樂,自私的老人,孤獨終老。孩子是影子,隨天意,不要把希望和夢想寄托給孩子。孩子有孩子的生活,我們有自己該做的事,慢慢適應(yīng)每個年齡段該適應(yīng)的生活。
不知不覺走到單位,想到“黃金屋和顏如玉”;想到最近追的生活。幌氲阶约汉痛蟛糠秩说纳,“活著有什么意義?”這句話出現(xiàn)在腦子里,活著沒有意義,還是要活著,為了沒有經(jīng)過我們同意把我們帶到這世界的人,為了沒有經(jīng)過她們同意,把她們帶到世界來的人。
不能多想,想多了就想罵人, 活著真TM的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