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一些公司一直在招人,同時也有很多人去參加了公司的面試,但是在面試以后卻再也沒有下文了。當很多人參加的面試多了,他們經(jīng)歷的面試官多了以后,他們心中就會慢慢的產(chǎn)生一種想法:也許有的公司根本就不是真的想招人,他們只是想找個人過來面試而已。
為什么很多公司就算是暫時沒有招人的需求,但是他們依然還是會找人來公司面試呢?其實造成這個事情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很多公司招人,他們只不過是想完成公司的招聘指標而已
對于一些專門負責招聘的同事來說,一些公司也是給他們下達了專門的招聘目標,公司要求他們在每個月必須要招聘多少人過來參加公司的面試,而且這種招聘對求職者還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有的公司要求你一個月至少要邀請五個人過來參加公司的面試,而且來公司面試的人,學歷必須是大專以上,還必須要有幾年的工作經(jīng)驗。所以對一些招聘的人來說,他們在面對如此嚴苛的考核指標之時,他們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在網(wǎng)上篩選簡歷,給一些符合條件的人打電話,讓他們來公司參加面試。只要有人來公司參加面試了,他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至于說這些人面試了之后會不會被公司選上,這并不是他所關心的問題。
對這些招聘專員來說,公司給他們下的是死命令,公司要求他們必須每月邀請多少人過來參加公司面試,所以他們也只能夠執(zhí)行公司命令,他們更不該對公司的要求有所怠慢,因為他們一旦對工作怠慢,那以后找工作就是他們。
二、很多公司很缺銷售崗,公司就會想盡辦法從其他行業(yè)拉人過來
放眼當前職場上的招聘崗位,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很奇怪的現(xiàn)象。在很多的招聘崗位當中,對銷售崗位的占比需求是排在首位的。我們都知道,銷售崗位入門是非常簡單的,也是非常容易的,但是想把銷售做好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時銷售的起點很低,銷售的離職率很高,當你進入銷售行業(yè)并賣出東西,這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雖然現(xiàn)在銷售崗位的需求很旺盛,但是很多人是不愿意做銷售崗位的。所以有些公司為了能夠拉攏其他行業(yè)的人過來做銷售,他們就會在招聘廣告上下功夫,比如有的公司在招聘廣告上寫的是他們要招聘儲備干部,但是當你過去以后,他們就會說,你先要從銷售做起,后來你就會在不知不覺當中成了公司的銷售。
很多公司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吸引求職者,其主要原因也是由于這個公司的銷售崗位確實不太吸引人,再加上這些崗位的工資又低,銷售的工作環(huán)境又艱苦,所以一般的求職者是根本不會去應聘這個崗位的。所以對面試者來說,他們就想了一個辦法,他們把招聘廣告上的信息和條件寫得好一些,這樣他們就可以吸引別人過來面試啦,至于這些面試的人進來干什么,當然首先是給他們洗腦,然后再告訴他們,要想做管理就要先從銷售做起,所以他們就通過這種方式招人過來做了銷售。
三、大公司通過這種方式來完成招聘指標,小公司通過面試來了解外面的行情
在一般情況之下,面試我們的都是公司里負責招聘的人員,但是對一些小公司來說,由于的小公司剛成立不久,所以小公司的招聘和管理都是老板一個人來做的。有的小公司發(fā)展一定階段以后,或許他們手頭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業(yè)務量,但是他們對外面的行情還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有的老板就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會經(jīng)常邀請一些人過來參加他們公司的面試,而面試的方式則是老板不斷的向你詢問問題。比如,老板一會兒會問你對這個行業(yè)的理解,一會問你在這個行業(yè)里面工作這么長時間,你學到了什么?甚至有的老板還會問你一些關于你之前工作單位的私密性的問題,比如某個核心技術的一些關鍵指標。更加夸張的是,有的小老板還會讓你在面試的時候,向他展示一下你在之前單位所做的工作成果和作品。
對面試來說,其實很多大公司都有自己內(nèi)部的面試指標,所以很多大公司都會在每個月邀請一些人過來參加公司面試,當然這些大公司有時候也確實有這種招聘的需求。但是有一些小公司來說,這些小公司老板就會偷奸取巧,他們就想借助面試的方法來打聽各種消息,如果有機會就免費的竊取一些別的公司的關鍵信息。
所以在面試的過程當中,我們一定要擦亮自己的雙眼,擺正自己的位置。我們并不能因為自己是求職者,我們就下意識的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同時我們也沒有必要因為別人是面試官,我們就把所有的東西都告訴他。在求職面試之前,我們也要做一個簡單的判斷,如果這家公司是我們一直非常喜歡的,同時這家公司又很正規(guī),那我們在權衡利弊以后就可以過去參加面試;如果在面試之前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公司就是一些小公司,同時別人對這家公司的評價也不是很好,那我們就沒有必要再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參加面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