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認為,如今的感恩教育常常流于形式,例如孩子為完成“作業(yè)”幫父母洗一次腳,其余364天依然當定少爺小姐,對父母的辛勞熟視無睹,由此覺得“這么小的孩子恐怕很難體會到感恩的深意,要等他大一點再來教育”。
其實這種觀念本身就是錯的,小時不懂感恩的人,長大后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氣很難更改,周圍的親人為他做得再多,也很難再觸動他那顆麻木的心。
感恩是一切美好情懷的起源,也是人與人和睦交往的準則,孩子能從他人的無私幫助和關(guān)懷中感受到濃濃幸福的根源。孩子的感恩教育,要從小時候抓起,而且,感恩父母、親朋和他人,哪會只有“洗腳”一條路徑呢?
1
孩子不會感恩,到底是誰的錯?
我認識一個奶奶,同一小區(qū),人很熱情,年過半百,兒女雙全,但自從老伴走了,兒子離異,她就把所有的精神集中在照顧兒子的生活上,找媒相親,起食飲居,一件都不落下。
跟她聊天,她會花上好幾個小時告訴你小時候她是如何盡心盡力照顧她兒的,可是自從離婚后,兒子下班只會在家打游戲,生活上所有瑣事奶奶一個人忙里忙外,兒子不僅不會感恩,心情不順還直接跟奶奶吵起來。
奶奶說,這生活她有時候過得很憋屈,付出并沒有得到尊重及感激,可是又覺得就這么個親生兒子了,就當上輩子都是欠他的吧。
孩子不懂孝順感恩,怪誰?我想應該是父母。身邊不少老人抱怨自己的孩子是白眼狼,只知索求,卻不知感恩。
養(yǎng)育孩子不只是生活上的照顧,你滿嘴抱怨孩子不懂孝順,是因為你一直在“養(yǎng)”,卻不曾用心“育”過他們,像奶奶一樣久而久之習慣性的給予,兒子只會用無窮無盡的索取來回應,沒有一聲感謝。
2
父母不能忽視培養(yǎng)小孩學會感恩
雖說孩子生性純良,可父母若是疏于教育,甚至冷漠對待這個問題,久而久之,孩子就成了不會感恩的白眼狼。
于是,悲劇也隨之而來:父母辛苦拉扯孩子長大,年長的父母最后成了無人問津的孤獨老人;孩子獲得他人的幫助,卻不懂知恩圖報;因為不擅于為友誼投入真誠的付出,長大后的孩子有社交困難癥……這樣的人,在人生路上越走越邊緣。
我有一個閨蜜小K,她跟我抱怨,別人的忙是幫了,人情也給出去了,沒收到任何感恩也算了,還被拖累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小K一位親戚的女兒,畢業(yè)后想要找工作,于是她通過自己的人脈給這位小姑娘搞到一個上市大公司的面試機會,結(jié)果她接到一個人事的電話:“小K,你的推薦人沒有按時來面試哦。”
小K很生氣,原來小姑娘是因為公司路途遙遠所以跟誰也沒打招呼,就不去了。
“你知道我基本是不想動用關(guān)系的,看在親戚情面上,現(xiàn)在忙是幫了,卻得到這樣的結(jié)果,人是我親自推薦的,面試時間都安排好了,不打招呼也不來,這是一種非常不禮貌及沒信用的行為,我的臉都被她丟了。”小K跟我抱怨道。
后來這位小姑娘大半年都還沒找到工作,家里人著急了,連連說小K有本事,想讓她再幫一下忙,小K果斷回絕了,她跟我說:“本來當初接受幫忙我就不打算她會多感激我,可是經(jīng)過上一次的表現(xiàn)看出,她是一個不會替別人著想、不懂感恩的人,我是不會再幫她了。”
3
感恩教育,從小做起
跟一位媽媽聊天的時候提到,她說從兒子上幼兒園起,每年他的生日都要在酒店操辦,他的好朋友全部要請到,
蛋糕要訂三層的,還要給每個小嘉賓準備抽獎禮物,有一樣辦不到,或者辦得比別的小朋友“寒酸”,兒子就大吵大鬧。
這一回,我是下定決心不再按他的意思辦,我跟他說:媽媽要為你策劃一個與眾不同的生日,介紹一位你的“大恩人”與你認識。兒子一個勁兒追問。大恩人是誰,我說:“到時候你就知道了,沒有她,你就不能平安地來到這個世界上。”兒子很期待與“大恩人”的見面,與我一起選購了鮮花、賀卡和一只小蛋糕,說要與“大恩人”單獨慶祝生日。
兒子生日那一天,我?guī)チ藡D幼保健院,找到了他接生的醫(yī)生和護士長,分別獻上手繪的賀卡和鮮花,與她們一起吹蠟燭。
見到了6年前在這里出生的“小毛頭”,白衣天使們都很感慨和激動,她們甚至破例帶我們?nèi)タ磧鹤映錾翘斓牟v記錄,去看兒子印在病歷上的紅腳印,一同回憶了他出生的艱難歷程,過程中,兒子都聽得入神。
后來我們經(jīng)常談起這個與眾不同的生日,兒子說:“我能平安出生,是那么多人努力的結(jié)果。媽媽吃了很多苦,醫(yī)生和護士阿姨也吃了很多苦,我長大后一定要做一個好孩子,來報答媽媽和醫(yī)生護士阿姨。”
最好的感恩教育,就是由生命教育作為起點,這樣不僅讓孩子理解了親緣之愛,也理解了非親緣之愛——醫(yī)生護士對他的出生的記憶猶新,她們對他的會心微笑、親切眼神和溫暖的撫抱,都讓這個孩子學會用感恩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其影響力,遠不止生日這一天。
4
父母永遠是最好的表率
此外,父母對待身邊的人、事心懷感恩,會對孩子產(chǎn)生積極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是孩子具備感恩之心的基礎(chǔ)。想要孩子長大后學會孝順,感激養(yǎng)育之恩,首先你得在孩子面前做好表率,尊重長輩,體恤長輩,孝順長輩。
父母過多地滿足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會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這是感恩的主要障礙。
在網(wǎng)上看到一番話覺得很有道理,想要孩子學會感恩,首先父母自己要做好表率,隨時抓住生活中的待人接物等具體事件,和孩子展開平等的探討,引領(lǐng)孩子體察別人的善意、尊重別人的勞動、學會換位思考。收到不喜歡的禮物,不能在孩子面前它;路上見到衣衫襤褸的老人乞討,不要嗤之以鼻躲得遠遠的;家里老人行動慢了些,不要心生怨氣……這種反應對我們是小事,但孩子看進去了,就會起到耳濡目染和潛移默化的作用。
受恩自當感激,施恩卻不可圖報,這是感恩教育的兩個方面。不可偏廢。
感恩還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悅納并珍惜自己的境遇是更高層次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