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寫給普通小升初學生家長的帖子。
四年前的現(xiàn)在,作為一個沒有得過杯賽名次,沒有拿過區(qū)三好,沒有統(tǒng)考上過380分的普通學生家長,我和我的女兒,就這樣一臉懵懂地直面了小升初洶涌激烈的競爭。
我不覺得自己的孩子差勁,可她的對手們,更優(yōu)秀。學霸者,都被提前預訂了。幸運者,搖號都進了。而我們,在經(jīng)歷了對未知命運的惶恐,以及對奇跡出現(xiàn)的期盼以后,不出意外地迎來了落選的失落和沮喪。
這個是當年的心情帖:《
小升初搖號沒進,做爹媽的真難。》
我承認,即便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一段日子依然感覺艱難。可生活還得繼續(xù),人也不能被困境壓倒,不能進民辦初中,真的就是末日了嗎?我們可以失敗,但絕不放棄。收拾好心情,我打起精神制定初中三年的學習計劃。結果女兒的一句“沒有計劃就是最好的計劃”,讓我再次失語。
初一進去就開始分班考試(平行分班,不分快慢),分在一個普通班的中上水平,沒辦法,光是英語就拉了很多分。好吧!就從她的薄弱項目開始。她喜歡理科,不喜歡文科,所以開始的時候就從英語入手,先是從以前的班課轉到了,希望可以有一個更好的提升。然而事實并不是我想象的,每個周末的補課,英語成績不僅沒有上升,反而越來越差。學校老師也打來電話,聽寫常常是錯一大半以上,到后來估計是孩子也沒信心了,連訂正都懶得做。由于英語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別的優(yōu)勢科目數(shù)學和科學也保持不住了,整體下滑厲害。到了初一下已經(jīng)滑到中下水平了。
最先殺出黑馬的成績竟然是語文,因為語文一直覺得很難提升,從小上過一些培訓班結果也不理想,后來連培訓班也斷斷續(xù)續(xù)地不怎么去了。能出成績我懷疑還是和女兒喜歡閱讀有關系。從小到大她最喜歡的就是看書,不管是名著還是漫畫,不管是科學還是網(wǎng)絡小說,小學時一直處于倒數(shù)水平的語文成績,沒想到進了初中確完成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有了很大的進步。
到了初二,我開始一直以為補弱項就能讓她更加均衡,結果事實是弱項成績沒上去,喜歡的科目也慢慢變差了。英語成績甚至出現(xiàn)了不及格,我也是整夜整夜想不出方法,雖然心里著急,但是還是耐心詢問孩子英語課的情況。女兒終于說出實話:英語課起碼有一半的時間聽不懂,她其實也嘗試去背那些課文單詞,總是記不住。“學霸一篇課文只需要5分鐘就背出來了,而我死記一個小時也沒用。”“聽寫句型的時候,我基本整句都寫對了,但是總要漏點什么,老師就是一個大紅叉,一點自信也找不到。”最先從心理上安慰孩子“其實每個人都會有瓶頸期的,你只要渡過難關就好。”每天提前先在家里聽寫一遍,這樣第二天的聽寫錯誤率就下降不少,利用碎片時間,例如早晨坐公交車的時間背英語效果挺不錯。多和學校老師溝通,定期了解孩子學習情況,適當也看一些英語類電影,做一些有趣的英語類閱讀題。目的就是讓孩子不再害怕這門課,提高她的興趣。
本來以為英語那么差只要英語提高成績,總成績就上去了。而數(shù)學科學因為本來就不差,想再往上提高很難很難,可事實是孩子只要有興趣學,提升反而更快,她有空時自覺做題最多的還是數(shù)學和科學,所以千萬不要放松自己的強項。這是我后來才醒悟過來的,最后中考的時候這兩門也依然是她的強項,兩門加起來只扣了十幾分。
到初二下,初三上的時候她的成績又慢慢恢復到了以前的水平。悲催的是,從她們這期開始,科學少了30分,同時社會也要算進中考成績里面了。這里虧的不是一點兩點,讓文科本來就弱的女兒更加頭痛,算算分差,想考重高這門課可不能落下。所以在中考的最后一個多月里這門課成了主攻方向。
其實中考主要拼的還是心理素質,特別是班里走了不少報送生以后,(因為保送輪到我們只有優(yōu)高了,所以放棄了保送資格),還有一批直升職高的同學。孩子們的心理壓力其實特別大,所以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多鼓勵孩子,支持孩子的決定。填志愿的時候也要與孩子一起商量,幫孩子減輕壓力。不到最后一刻,不要輕言放棄。
憑心而論,民辦初中的教學確實比公辦初中高出不少,所以,讀公辦的孩子,肯定是要在學習上花更多的心血,初中3年,每個周末至少都有一個整天是在培訓班渡過的,寒假暑假亦沒有太多休息時間。但只要肯付出,還是能得到回報的。女兒去年中考考了540多,進了前八所。這不是多么高的分數(shù),和杭二學軍沒得比,但我們已經(jīng)覺得滿足。畢竟,成功的意義,就在超越自已,是吧?
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為了更好的未來拼命努力,爭取一種意義非凡的勝利,前方?jīng)]有終點,奮斗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