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精讀。
精讀十法。
小學生的閱讀,普遍是快速閱讀,很少有懂得精讀的。
而精讀才是吸收、學習,應(yīng)用、借鑒最多的閱讀。它對于我們提升寫作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增強積累和基礎(chǔ),提高語文整體水平,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我們許多小朋友急需彌補精讀這一課。
那么如何精讀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具體介紹精讀的方法。
1,選書。
有的書適合快看,有的書適合精讀。
我們要精讀,首先要選擇一本適合精讀的書。
這個所謂適合精讀的書,往往是名著,是含金量比較高的書;蛘咴谀骋环矫嬗歇毜街,特別適合我們小朋友借鑒學習的。
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水滸傳》、《西游記》、《三國演義》和《紅樓夢》,是當之無愧的好書、名著,值得我們小朋友精讀。
而現(xiàn)代許多文學名家(例如朱自清、冰心等)的散文,更是對我們小朋友寫作有特別的借鑒意義,同時對我們小朋友提高文學素養(yǎng)等也是大有益處的。
外國也有許多名著、好書值得我們精讀。
但是,并不是所有名著都適合我們小朋友讀的。有的名著需要等到我們長大以后再來讀。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因為內(nèi)容少兒不宜;另一個是因為太過艱深,小朋友讀不懂。
不過,適合我們小朋友讀的外國名著還是挺多的,比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伊索寓言》、《湯姆索亞歷險記》、《小王子》、《愛麗絲漫游奇遇記》、《老人與海》、《海底兩萬里》、《綠野仙蹤》、《時代廣場的蟋蟀》、《夏洛的網(wǎng)》、《哈利•波特》,等等。
但也不是所有好書和名著都一定要精讀的。這還是要看我們的具體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具體要求,同時也跟小朋友的年齡、水平有關(guān)。
中國當代作家曹文軒的書也是挺有質(zhì)量的,應(yīng)該屬于好書了。尤其是《青銅葵花》和《草房子》是他的代表作,稱之為當代名著也不為過。而它們的最大特色是兩個方面:一,語言優(yōu)美;二,有大量的細節(jié)描寫。而這兩個方面恰恰就是我們小學生最欠缺,最薄弱的。所以,我們精讀曹文軒的書,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就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閱讀效果,讓我們的作文變得優(yōu)美生動起來。
細節(jié)描寫,是作文當中最重要、最關(guān)鍵的寫作方法和能力。它既可以使作文變得生動精彩,同時還能突出重點,增加字數(shù),解決我們小朋友作文的三大問題——重點不突出,作文寫不長,作文不生動。
所以,我將選擇曹文軒的《青銅葵花》作為范本,來指導(dǎo)小朋友如何精讀。
不管是精讀,還是快看,我們都要注意閱讀的面要廣。這也是適應(yīng)教改的要求的——閱讀面要拓展,要廣泛。
我們可以看文學書為主,但要兼顧其他各種類型的書,例如哲學的,歷史的,科技的,藝術(shù)的,百科的,等等。
但不管什么類型的書,名著還是應(yīng)該首先要關(guān)注的。
在非文學書方面,《昆蟲記》,《十萬個為什么》,《上下五千年》等,也是很值得小朋友好好一讀的。
《時間簡史》屬于科技名著,適合中學生閱讀,但如果我們小學生有興趣,也是可以看一看插圖版的《時間簡史》的。
我曾碰到過一位四升五的男生,他竟然喜歡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這是很值得贊賞的。他很有研究的素質(zhì),說不定將來是個科學家呢。
另外,我們還可以在以閱讀文字書為主的前提下,兼及繪圖本、插畫本等。這也是照顧到讀者的年齡和興趣,同時也有助于提高我們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