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19樓教育
通訊員 孔詩琪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過薔薇花瀑布的枝丫,在教學樓的玻璃幕墻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杭實外校園里的師生們,每天都在這樣的“花園”里開啟求知之旅。

五月的校園是薔薇和繡球花的主場。學校創(chuàng)智空間的教學樓邊,梅紫色的薔薇攀著白墻綻放,幾個愛繪畫的孩子靜悄悄地坐在草地上,一邊沐浴著陽光,一邊進行寫生。
轉(zhuǎn)過薔薇的長廊徑直向前,紫蘭相間的繡球花正在操場的轉(zhuǎn)角處搖曳生姿;ㄩg,生長出的不只有美麗,更載著親切溫暖的師生故事。去年初夏,小學部來宏老師帶著班上的孩子們拍攝了一組組美美的繡球花寫真,翻看著相冊,她不禁感慨:“感覺孩子們長大了許多。”花間的相片里,是時光對美好童年的青春留痕,也藏著老師對學生悉心的關(guān)懷與愛意。有學生說:“等我畢業(yè)了,還要來拍,這樣每次看到花開,就會想起那段奮斗的時光,也想起伴隨我們長大的親愛的老師們”。

學校是花海也是學海。若您細心,會不經(jīng)意地發(fā)現(xiàn)幾個愛好科學的孩子“躲”進花叢里觀察植物,或者制作成標本。他們或者為校園科創(chuàng)節(jié)做準備,或者為科學課的項目化學習做研究學習。“怎么讓同一株繡球開出藍紫粉三色花朵呢?”問題導學下,孩子們一一獨自探索。校園里的花園,就是孩子們探索科學問題最好的實驗場。


在薔薇花與繡球花之前,正是初春的季節(jié)。淡黃色的風車茉莉悄悄爬滿了書吧的外墻。這些黃嫩嫩的小花像一只只小風車在微風中旋轉(zhuǎn),散發(fā)著輕輕甜甜的香氣。小學部韓文靜老師帶著孩子們拍照打卡。孩子們喜歡閱讀名人傳記,他們便三三兩兩結(jié)伴而行,讓書香伴著花香……“花下閱讀,幸福和美好,也會記得更牢。”,他們這樣相信。
最令人期待的還有秋天的玉蘭。英語組的黃夢穎老師常帶著孩子們在這里做英語項目研究,一棵玉蘭樹,變身小小“英語角”,落英繽紛中,還會帶著同學們在這里進行情景對話。

校園里的一花一草,都成了孩子們或取景,或創(chuàng)作藝術(shù)的地方。攝影社團的孩子們拍攝相片,留下校園四季的色彩,美術(shù)社的孩子們喜歡在校園里寫生,花瓣飄落在稿紙上,成為最詩意的標點。

在這座花園學府里,每一株植物都是活的教材,教育似乎以最本真的模樣發(fā)生。仿佛,我們不是在花園里建學校,而是在花園里鐘下故事的春天,杭實外的教育故事,也在花開四季的輪回中持續(xù)生長。

繡球花叢里探究科學知識,風車茉莉花瀑布中了解植物攀緣的智慧,薔薇花下見證孩童的夢想與誓言。孩子們在環(huán)境的熏陶下,喜歡自發(fā)自主地在菜園里做學問,到花園里做研究,在玩中樂,更在玩中學。
當夕陽為花木鍍上金邊,放學的鐘聲在花香中蕩漾。杭實外的師生們知道,明天,這座花園又將迎來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