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能耽誤幾分鐘采訪您一下嗎?” 一走進杭州市鳳凰小學,記者就被一群“小同行”圍住了,這是學生們在玩“角色扮演”嗎?看到記者一臉茫然,校長繆華良主動解釋道:“今天是我們學校的傳媒體驗日,學生們正在體驗記者的工作日常。”
教室門口陳列BB機、小靈通、翻蓋手機
學生們被留聲機吸引了
三年級一班的教室門口貼著一張海報“探尋媒體博物館”,旁邊陳列的一排排“老古董”吸引了很多學生駐足討論。“這個叫BB機,據(jù)說是我爺爺年輕時候用來打電話的。”“這個手機好大啊,名字好奇怪啊,叫‘大哥大’!”“你看這個叫‘小靈通’的,跟我小時候玩的玩具手機一模一樣。”本以為這些手機是模型,拿到手里一看竟然都是真家伙,很多還能開機!副校長茅瓊華說:“家長們聽說學校要辦傳媒體驗日,主動貢獻出自家的‘老古董’們,拿來給其他孩子們認識。你一件我一件,就變成了博物館。”
據(jù)了解,傳媒體驗日是鳳凰小學 “職業(yè)生涯體驗”專題活動的一部分,學校去年還舉辦了美術體驗周,設置了皮影戲、棕編、捏泥人、拉大片、糖畫等20余個體驗項目,熱門項目前學生們自覺排起了長龍。之所以會設置職業(yè)生涯體驗活動,是因為繆華良發(fā)現(xiàn),隨著新高考、新課改的推動,從高中才開始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已經(jīng)太遲了。“我希望學生們從小就知道各行各業(yè)是干什么的,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隨著知識的積累一步步把興趣轉變?yōu)閷iL,未來把專長發(fā)展為專業(yè),最終做成一番事業(yè)。”繆華良認為,基礎教育是為孩子的一生打下基礎,育人的著眼點在未來。為此,鳳凰小學嘗試構建了12個既有職業(yè)感知也有職業(yè)體驗的主題活動。
鳳凰小學的職業(yè)生涯體驗活動是建構在“新生活教育”理念之下的,那么,何謂“新生活教育”呢?“我希望我們學校成為一個充滿童年味道的‘有滋有味’的學校,學生在學校里除了學習之外,也學會生活。為此我們在努力把學校打造成一個梧桐小鎮(zhèn),每個學生都是鎮(zhèn)子里的公民,在這里體驗社會角色和規(guī)則。”繆華良介紹說,在“新生活教育”理念的引領下,學校著力打造“公民生活”、“聰明長在手上”和“職業(yè)生涯體驗”等特色活動,并逐步形成以“自主、自由、自治”為核心,包括校園文化、課程、管理機制和評價方式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格局。“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繆華良向記者展示了一棵梧桐樹,這是學校近三年的發(fā)展目標,為“小鳳凰”們提供一個枝繁葉茂的梧桐樹。
在新的課程體系下,鳳凰小學的思路全面打開,學校為每個年段的孩子打造“專屬課表”,所有課程按日課表、周課表、月課表、學年課表來安排。如校園六大節(jié)日課程、各類儀式課程、家校協(xié)同課程等按日課表來;博物館體驗、學軍課程、學農(nóng)課程等按周課表來;一年級啟蒙課、四年級啟志課、六年級啟航課按月課表來。
“你知道記者是干什么的嗎?”看到一張張認真提問的小臉,記者忍不住反問起“小同行”們,“記者是發(fā)現(xiàn)新聞,然后寫稿子的。”“記者是要采訪的”“記者要寫字很快”……一聲聲稚嫩的童言童語中或許就此埋下了一顆顆美好夢想的種子。
來源:教育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