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精銳,探未知!”BMW X探索之旅自2006年舉辦以來,歷經(jīng)七年的發(fā)展與沉淀,早已成為中國試駕活動的旗幟與經(jīng)典。2012年10月,X之旅首次走向海外,隊員們將瑰麗壯闊的澳洲大陸成功征服。一年之后,X之旅再度將目標鎖定在更具挑戰(zhàn)性的北極腹地——風景與駕駛難度并駕齊驅(qū)的北歐。那里,除了叫人心馳神怡的絢爛極光、皚皚而不可磨損的冰雪、一刻也不曾消失的星空,更有那超過5000公里的極地路道、苛刻氣候及無數(shù)未知挑戰(zhàn),吸引著癡心于BMW座駕的勇士去一探究竟。如今,BMW X家族嚴陣以待,新BMW X1、新BMW X3、BMW X5、新BMW X6及BMW高效混合動力X6盡數(shù)裝備,三條線路(穿越北極圈、冰雪大冒險、陽光高加索)制定嚴密,只等召集勝者的集結(jié)號奏響,即刻踏上征途。
為了確定誰是真正強者,2013年BMW X之旅的選手甄選活動正在北京、成都、上海、廣州四大城市火熱展開,旨在將兼?zhèn)潴w能、智慧與駕駛技能的參賽者甄別,最終與BMW X家族搭檔前往極地探索。在等待將要脫穎而出的32位精英勇者誕生前,我們X之旅先遣團隊早已按耐不住,帶著X家族率先駛向冰雪北歐,領(lǐng)略極北風光,一路探路先行。
奧斯陸:文化與藝術(shù)的核心
奧斯陸位于挪威東南部,舊稱克里斯蒂安尼亞,擬定為2013 BMW X之旅的始發(fā)站。奧斯陸作為挪威首都已是眾所周知,但漸漸被人列入認識誤區(qū)的,是它曾為維京人故鄉(xiāng)的身份。
曾為歐洲大陸帶去無限苦惱的維京人幾乎已與“海盜”劃上等號,其實換個角度來看,作為地球上最北部的統(tǒng)治者,為了對抗嚴寒與物資短缺,他們?nèi)忌媒迅叽,勇猛無畏。當年,維京人駕著雪橇,驅(qū)趕著馴鹿在惡劣氣候的北歐大陸馳騁,終于在金發(fā)哈拉德(Harald Harfagre)的率領(lǐng)下一一擊敗對手,于公元872年完成了挪威的統(tǒng)一。這種求知與無懼的精神其實正是我們現(xiàn)代人所理解的探索精神,這與BMW X之旅的活動訴求全然一致。因此,想要完成北極圈的穿越,古老而堅韌的維京氣魄不可或缺。
告別了蒙昧時代,如今的奧斯陸已是全挪威最為國際化的都城,也是國家藝術(shù)與文化的中心:四通八達的地鐵交通、酒吧餐館、國家美術(shù)館、音樂廳——北歐人對藝術(shù)、特別是設(shè)計的崇尚舉世聞名。不容錯過的是維格蘭雕刻公園中的漫步,一邊欣賞著雕塑家古斯塔夫?維格朗畢生創(chuàng)作的192件雕塑作品,一邊不自覺陷入生命更深處的沉思。在這座城市,其實很容易發(fā)現(xiàn)為什么挪威人總對生活抱有持久的熱情。整座城市逐層逐件的設(shè)計與雕磨,絕不放過任何細節(jié),你可以看到,無論是奧斯陸大教堂、市政廳還是皇宮,雖然它們的功能與職責各不相同,但他們與周邊環(huán)境的完美融合叫人不得不嘆服挪威人的用心良苦。
周游完奧斯陸市區(qū),讓熱衷戶外的我們更為愉快的是首都周邊的大片荒野地帶,在精制的Kampen Bistro餐廳就餐過后,駕著新BMW X6尋著路牌,看著車窗外愈漸濃密的楓樹林,不禁哼起B(yǎng)eatles的《Norwegian Wood》,想起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再開著車離開,一路向北朝下一站進發(fā)。
穆拉:畫家與木馬
在還未積冰的北歐山麓駕駛BMW X系列汽車有著回歸自然的暢快,挪威獨特的峽灣時有出現(xiàn),再是五彩繽紛的房子和綿綿不盡的綠,無數(shù)藍得快要碎掉的湖泊滴在群山之中,終于駛出了哈馬爾,告別了挪威國境,再一直向東飛馳,很快就來到我們此行的第二站,瑞典的小鎮(zhèn)穆拉。
穆拉是瑞典的湖區(qū)重鎮(zhèn),靠著著名畫家安德斯?左恩聞名于世。小鎮(zhèn)將這位大畫家的故居修葺一新,對外開放,我們順著松樹與柏樹的指引找到那座有著紅格子窗的房屋,進門后的客廳差不多10米高,設(shè)計成維京戰(zhàn)艦的形狀,房子里滿是古董、掛毯,還有畫家周游世界后帶回來的收藏品,不免讓人覺得“這樣的地方才能有那樣的大師啊”。此外,鎮(zhèn)上還有座紀念他的博物館,里面收藏了左恩大量的版畫、雕塑及水彩作品。
錫利揚湖邊的大紅馬是瑞典中部達拉納省的標志之一,也是去穆拉的必看景點——駕車去達拉木馬的生產(chǎn)地只需一小時,假如你曾到過瑞典,一定不會對這只大街小巷排滿的小紅馬陌生。達拉木馬的意義對于瑞典人非比尋常,它象征著力量、勇氣與智慧,而這含義又是我們極為認同而熟悉的——“集精銳,探未知”,BMW X之旅也正是以此為指標來挑選隊員。隨后,當我們應邀參觀完工廠里木馬制作的整個流程,發(fā)現(xiàn)這雖然只是個小東西,但工藝師對其品質(zhì)的追求與每一駕BMW汽車的制造沒有不同。
傍晚,完成一天的行程,我們在回小鎮(zhèn)的路上有意選了條連發(fā)的之字形上坡來滿足“X”們躍躍欲試的心,大約在過了5個彎道后,突然發(fā)現(xiàn)前面卡著輛大型旅游客車,而后面的小車又頂住了退路,進退不得之際,松開剎車后溜了約4米,然后加油迅速左打方向拐過這個急彎,“X”的強勁性能使得尷尬局面輕松化解,游客們不自覺鼓起掌來。隨后,為了不影響小鎮(zhèn)的靜謐,我們將“大家伙”們靜靜開向近郊的木屋別墅,搖下車窗前行,靜得連松鼠酣睡的呼嚕都能聽到,回到房間,桌上是主人預備好的山羊酸酪及穆拉本地的特制面包,飲食間一天的疲憊一掃而盡,借著皎潔月光,聽到窗外趴著的一對馴鹿在枯葉叢中說著什么。
羅瓦涅米:拜訪圣誕老人的家
再向北,已經(jīng)出了瑞典,地圖上差不多上海到北京的一段距離,在這里已讓我們縱橫過三個國家。而北極圈也越來越近,靠近地球的禁區(qū),車窗外的風景很是不同。山不像之前那么多了,湖泊也很少看見,地平面開闊,極少人煙。雖然十月,雪已經(jīng)鋪滿眼簾。人們會在這樣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倍感脆弱,覺得北極圈在刻意阻止你前進,我們卻因為乘坐在BMW X寬闊的車體之中找回依靠,由心底變得無所畏懼。傍晚時分,終于正式踏入北極圈,羅瓦涅米,這是剛好壓在北極圈上的城市,也是北極圈內(nèi)最繁華的一座,而更重要的,它是圣誕老人在地球上唯一的家。
羅瓦涅米是芬蘭拉普蘭地區(qū)的首府,也有著芬蘭第二首都的稱號,它的友好城市里還赫然列著我國的冰雪之都哈爾濱。1995年圣誕前夕,時任聯(lián)合國秘書長的加里將一封賀卡寄來了羅瓦涅米,自此人們心中圣誕老人的故鄉(xiāng)便定了下來。馴鹿、愛斯基摩犬與大包大包的禮物,這些是人們圣誕記憶中必不可少的物件,而圣誕故事里或是幻想或是迷離的場景,在這里一一被搬到了現(xiàn)實。從羅瓦涅米市區(qū)向東北走,不久就到了圣誕老人村,這里是標準的北緯66.33度,標準的北極圈。我們踏過厚實的白雪走進村子,郵局、彩旗、圣誕樹,當然還有圣誕老人的辦公室,你可以在郵局購買賀卡和明信片,再蓋上特別的圣誕老人郵戳,工作人員會將卡片在圣誕前夕寄到被祝福的人手中。圣誕節(jié)一年一度,但這個村子里,仿佛每天都在過節(jié)。
羅瓦涅米另一處吸引我們的要算是城郊的落日。由于高緯度關(guān)系,太陽像是要永遠掛在天邊,讓人忍不住一直拍下去。今天天氣格外好,以致十點過了還能見到太陽,再晚些到了午夜,湛藍的天空又提供另一種拍攝的誘惑。毅力及體力成了羅瓦涅米攝影的必備品。將BMW X6巨大后備箱里的三腳架、反光板拿出來,盡情捕捉美景,接著與城市告別,去向下一個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