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西贛州到福建三明地區(qū),是中國華東的最南面,它不勾現(xiàn)代人們的目光,隱在那兒,去了,聽不完的故事,看不完的山水。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去了,知道,這邊風(fēng)景獨好。
贛州城里蠻有看頭的,保存完整,7公里長北宋城墻,為國內(nèi)孤品,走上一圈,得花上半天。800多年的古浮橋是贛州一絕,來此游客都會不在意貢江的激浪,個個去100只小木舟上好奇走一遍,好像不到浮橋非好漢了。
看完蔣經(jīng)國故居,邊上便是贛州最鄉(xiāng)土味的客家飯店,什么金獎銀獎的客家土餐小酒,讓你吃得云里霧里,直把贛州當(dāng)杭州了。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千百年以來,好像與那兒有緣的高人,都悟道出頭,成為中華民族各代的歷史名人。
生在贛江流域,宋未抗元名臣文天祥,喊出“零丁洋里嘆零丁,惶恐灘里嘆惶恐,自古人生誰無,留下肝膽照汗青”的絕句?磥黻J贛江十八險灘闖出一條好漢。
儒家源頭活水,明代大思想家王陽明,在此晚年十余年,平亂、講學(xué),直至病故于此。去前我倒想知行合一,沿陽明先生走過的遺跡走一次,但先生在此地的遺跡眾多,時間所限,我們挑挑揀揀,沒去朝天巖,到了玉巖仙山等地。
王陽明先生在贛州龍南縣楊村鎮(zhèn)平亂時,建造的一座太平橋,造型奇特,聞所未聞,讓我著迷。石頭的廊橋隱在人煙稀少的深山,偶爾有幾只漂亮的野鳥鳴叫著飛過,喊不醒啊,沉睡了八百年,現(xiàn)在還是那么氣宇軒昂,有點陽明先生的味道。
武當(dāng)山名聞天下,贛州南有個南武當(dāng)山,聞所未聞,景色確實非常奇特,像幾十個巨大的冬筍堆在那兒,光溜溜身,青綠綠頂,探頭探腦,形態(tài)各異,主峰最高大,像個王者,上有古廟,棧道正在維修,只能遠遠望一望,好高啊,歷史記載,王陽明先生可是一口氣登頂?shù)摹?/font>
山好水也好。
尋烏縣南橋鎮(zhèn)青龍村龍巖仙跡,有十余里長尋烏河水上景點,有始建于明代古寺廟,有樂山大佛氣勢的佛像洞窟,有桂林山水秀美的水中巖峰,原始,巖奇,山青,徑幽,不用化銀子買門票,可惜趕時間,只走到第一個景點佛像洞窟,我們就收兵了。
回憶起來,滿是自責(zé),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野景,難得一遇。觀景如同賞樂,萬人大場子,亂哄哄的,真不如獨自傾聽來的自在。
從贛州向閩贛邊界靠攏,一路好風(fēng)光。
浙江是個好山好水的好地方,但我們家鄉(xiāng)人王陽明先生也鐘情于這里的奇山異水,說道:“青山隨地佳,豈必故園好。”
贛州龍南縣的客家圍屋,為中國第一。
一座圍屋,孤立地看沒有特別之處,但有376座,就是一個極壯觀的“兵馬俑”。
我們看了最大的關(guān)西圍屋,燕翼圍,安貞古堡,江西龍南圍屋是經(jīng)濟型的,福建三明安貞古堡是豪華型的,用現(xiàn)代的話,就是排屋和豪華別墅之別。
安貞古堡兩幅時鐘壁畫,時針和分針,停止的時間就是古堡開工和完工時間。堡內(nèi)石雕、木雕、壁畫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非常養(yǎng)眼。
安貞堡充滿不可思議,雖處深山,建堡以來沒見過蜘蛛和蚊子,而堡外不過數(shù)十米遠的附屬建筑里蛛網(wǎng)隨處可見。據(jù)說同堡內(nèi)墻上兩幅畫有關(guān),一幅是“千蛛掃去”,畫中一個仙童正拿掃帚拂去飄落的蜘蛛;一幅是“萬蝠招來”,畫中仙童手揮芭蕉葉將蝙蝠收入一個巨大的葫蘆中。建堡時放進去的一只烏龜,有時還會從下水道口爬出來曬曬太陽。充滿神靈的安貞堡。
歷代為了躲避戰(zhàn)亂,土耳其人在山峰和地下挖洞做屋躲起來,客家人在平地上造個堅實堡壘圍起來,留到如今都成了歷史遺跡,看看蠻驚奇,想想蠻感嘆。
當(dāng)然,這次最大的收獲,見到了擁有139幢明清古居,74座遠古宗祠,比世界文化遺產(chǎn)安徽宏村,古民居還多的福建芷溪村,至今默默無聞讓我很震驚,但也很享受無人問津的原始。
按風(fēng)水的道道來說,這兒就是龍脈、龍穴之地,走過這兒山山水水年輕者,后來都是上了史冊,現(xiàn)代就有偉人毛澤東,林彪,蔣經(jīng)國等。
偉人毛澤東年輕時,在此地寫過“尋烏調(diào)查”,舊居就在城南馬蹄崗上。
名人舊址,這里基本保留下來了,喜好者不妨去看看。
好山好水好口味。
此行最難忘的是福建唯一城堡式貢川古鎮(zhèn)的土鴨,滿嘴鮮汁,真不舍得吞下去,沙縣的蘿卜土豬飯,香的讓你直流口水,再多吃,也不覺得飽。
歸來后,翻閱沿途照片,張張精彩。
我獨喜歡這一張,畫面是,三明安貞古堡,二位客家小姑娘在城堡內(nèi)狂喜的追逐奔跑,背景是古墻上“海闊天空”四個大字,去喜歡的天地“海闊天空”,做幾天任性的頑童真好!
六天翻越一千公里的山和水,也翻閱了一千年的云和月。

800多年的古浮橋是贛州一絕,來此游客都會不在意貢江的激浪,個個去100只小木舟上好奇走一遍,好像不到浮橋非好漢了。

贛州城里蠻有看頭的,保存完整,7公里長北宋城墻,為國內(nèi)孤品,走一圈,要化上半天。

看完蔣經(jīng)國故居,邊上便是贛州最鄉(xiāng)土味的客家飯店,什么金獎銀獎的客家土餐小酒,讓你吃得云里霧里,直把贛州當(dāng)杭州了。

明代王陽明先生在贛州龍南縣楊村鎮(zhèn)平亂時,建造的一座太平橋,造型奇特,讓我著迷。石頭的廊橋隱在人煙稀少的深山,沉睡了八百年,現(xiàn)在還是那么氣宇軒昂,有點陽明先生的味道。

玉石仙巖位于龍南縣城北3公里的桃江東岸,奇皎如玉、平地突兀,巖峰雖高300米,但站在峰頂,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北宋建有藏書閣,明朝都御史王陽明非常喜歡在此讀書吟詩。為此地作詩五首,在巨大的玉虛洞內(nèi)手書石刻43方,覺得極其珍貴,看看回味無窮。

武當(dāng)山名聞天下,贛州南有個南武當(dāng)山,聞所未聞,景色確實非常奇特,像幾十個巨大的冬筍堆在那兒,主峰最高大,像個王者,上有古廟,棧道正在維修,只能遠遠望一望,好高啊,歷史記載,王陽明先生可是一口氣登頂?shù)摹?/div>

楊村燕翼圍,位于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始建于1650年(清順治七年),1677年(清康熙十六年)竣工,楊村富戶賴福之所建取,取山海經(jīng)中“妥先榮昌,燕翼貽謀”中“燕翼”二字為圍名,是深謀遠慮、榮昌子孫之意。

燕翼圍門向東,是座四層樓高、共136間房,建筑面積3741.12平方米。一層為膳食處,二、 三層為人居住,四層為戰(zhàn)樓有58個槍眼;圍門有三層,門口有一生活用井,圍內(nèi)有二口暗井,一為水井,一為糧庫井,平時以土埋之。四面高墻是封閉建筑,只留底層一條大門出入。能守難攻。

關(guān)西新圍,位于江西龍南縣城東約15公里處,始建于1798年歷時近30年,系關(guān)西名紳徐名鈞所建,是迄今國內(nèi)發(fā)現(xiàn)保存最為完整,結(jié)構(gòu)、功能最為齊全的一處有代表性的贛南客家圍屋。

尋烏縣南橋鎮(zhèn)青龍村龍巖仙跡,十余里長,尋烏河水上景點,有建于明朝的古寺廟,有樂山大佛氣勢的佛像洞窟,有桂林山水秀美的水中巖峰,原始,巖奇,山青,徑幽,不用化銀子買門票,可惜趕時間,只走到第一個景點佛像洞窟,我們就收兵了。

培田古民居是迄今南方地區(qū)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之一。位福建省連城縣西部,距縣城40公里,面積13.412平方公里。這個客家小山村擁有30余幢高堂華屋、21座古祠、6個書院。

培田古村舊戲臺。

桃源洞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北10公里、分為桃源洞等5個旅游景區(qū)。獲世界世界吉尼斯記錄,長120米的“一線天”,最值得一玩,提醒想去者,重200斤左右,去了也擠不進去。

安貞堡位于距福建省永安市城區(qū)110公里的槐南鎮(zhèn)洋頭村,由當(dāng)?shù)剜l(xiāng)紳池占瑞于建于清朝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歷時十四年完工。該堡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是福建省罕見的大型民居建筑。

安貞堡建筑面積達6000平方米,光房間就有360個之多,廳、堂 18個,廚房12個,水井5口。建筑藝術(shù)的繁富和優(yōu)美也很迷人。堡內(nèi)廳、堂、臥室、書房、糧倉、廚房、水井、下水道、廁所等一應(yīng)俱全。還有壁畫、雕刻等藝術(shù),精美生動,令人陶醉。

堡內(nèi)建筑分為三進,在中軸線上排列層層廳堂,左右對稱,布局平穩(wěn);每進又各有特色,既有整體美感,又有布局格式的變化;進與進之間都有天井。建筑兩層,各層都有內(nèi)走廊,每進廳堂兩側(cè)有樓梯與二樓走廊相通,二樓走廊外側(cè)還有環(huán)堡小道。因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而聞名。

安貞堡有一處現(xiàn)象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建堡以來蜘蛛蚊蟲絕跡,神秘的是,堡內(nèi)有兩幅壁畫,是當(dāng)初建堡時畫的。一幅是“千蛛掃去”,畫中一個仙童正拿掃帚拂去飄落的蜘蛛;一幅是“萬蝠招來”,畫中仙童手揮芭蕉葉將蝙蝠收入一個巨大的葫蘆中。堡內(nèi)幾乎看不到任何蜘蛛的蹤跡,但堡外不過數(shù)十米遠的附屬建筑里蛛網(wǎng)隨處可見。

此行最難忘的是福建唯一城堡式貢川古鎮(zhèn)的土鴨,滿嘴鮮汁,真不舍得吞下去,沙縣的蘿卜土豬飯,香的讓你直流口水,再多吃,也不覺得飽。

我獨喜歡這一張,畫面是,永安市安貞古堡,二位客家小姑娘在城堡內(nèi)狂喜的追逐奔跑,背景是古墻上“海闊天空”四個大字,去喜歡的天地“海闊天空”,做幾天任性的頑童真好!
六天翻越一千公里的山和水,也翻閱了一千年的云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