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就是要發(fā)現不一樣的世界,來到一個陌生城市,參觀當地的博物館已經成為我們了解一座城市的必修課。”一位游客這么說道。
我們都知道,博物館是了解一個城市文化的窗口,是一個城市文化建設的標志。很多游客了解一座城市便是從博物館出發(fā)的,寧波博物館就是這樣一個存在,人們足以從中洞悉一個城市的歷史。 說起寧波博物館,第一眼就被其獨特的建筑外形所吸引了,建筑傾斜又美觀。博物館是普利茲克建筑獎首位中國籍獲獎者王澍設計,是王澍“新鄉(xiāng)土主義”建筑風格最典型代表。在外墻上大量運用了寧波老建筑上拆下來的舊磚瓦,形成了“瓦爿墻”,同時還運用了具有江南特色的毛竹片鑄成混凝土墻作裝飾。整個設計將寧波地域文化特征、傳統(tǒng)建筑元素與現代建筑形式和工藝融為一體,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寧波博物館。

博物館主要以歷史館和民俗館為主,博物館二層是東方神舟——寧波歷史主題陳列,講述了寧波自遠古時期至確立州城,再到成為國際港口和東南都會的歷史。有河姆渡文化的精彩演繹,有于越人拓地三江的豐富遺存,有越窯青瓷的系列發(fā)現,有明州港城的奠基與發(fā)展......這里是東西方文明對話的“海上絲綢之路”核心港口,是最早接受西方文明的港城,是寧波幫的故鄉(xiāng)。 博物館三層是竹刻和寧波民俗主題陳列,民俗館以阿拉老寧波為主題,置身展廳內,走在復原的寧波街巷中,看街邊林立的老城墻、老字號,如缸鴨狗、樓茂記、狀元樓等寧波獨家老字號、以及一些傳統(tǒng)工藝品的展示,仿佛穿越到上個世紀的寧波街頭。喜歡藝術的人還可以去竹刻館,欣賞一下明清時期的竹刻藝術。竹刻堪稱立體的書畫,一管竹、一柄刀、玲瓏心、巧慧手,讓美一絲絲凝聚。

寧波博物館最值得看的就是其建筑,有很多人來這里都是奔著它的建筑設計來的,但它不僅外形很有特色,展示系列也很獨到,就像是直接老寧波都搬到了墻上,很值得參觀一番,體驗相當濃郁的寧波風情,而這些是在大街小巷上尋覓不到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