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地:鄭州、登封、洛陽人數(shù):2
游玩天數(shù):6天
人均費用:3000
推薦理由:華夏文明、天地之中。
走遍中國是我的一個夢想。為了這個夢想,每年都會安排一次國內(nèi)游。每次基本上只選擇一個省,選擇該省自己感興趣的地方游覽。到目前為止,沒有踏足的省還有7個。
河南省是去年游歷的,主要景點是嵩山和龍門石窟,順便去了趟鄭州的河南省博物館。
請允許我借用河南省博物館的介紹作為本篇游記的序言,一同領略中原文明之光。
黃河九曲,在中條山和崤山之間,沖開三門,一瀉千里,
中原在黃河的襟抱中,北峙太行,南接漢淮、西踞伏牛,東引齊魯;華夏民族居處,古稱"豫州"。因處中州之中,又稱"中州"。上古時周邊諸侯稱這里的封國為"中國"。
炎黃子孫在這里繁衍生息,發(fā)展成為今天多民族的大家庭。
世界古代文明中,只有中華文明一脈相承,綿延至今;中原是這一文明譜系中保存最完整的地域。
中國的文字源在甲骨,出于殷墟;
中國的哲學源在周易,成于老子;
中國的姓氏源在炎黃,根在中原;
中國的國家源在夏代,都于偃師------
中原開啟了中華民族文明之源,并在歷史發(fā)展中揮灑重卷。數(shù)千年來,有二十二個王朝在這里建都,洛陽、開封、鄭州、安陽,名都相望,城垣相疊,文化厚積;字圣許慎、科圣張衡、醫(yī)圣張仲景、畫圣吳道子、詩圣杜甫、律圣朱載堉,數(shù)不盡的先賢,生于斯、長于斯,創(chuàng)造驚世奇跡。絲綢古道從洛陽延伸,佛教傳經(jīng)從白馬寺開始,中原文化廣納百川,輻射四海,演繹中華民族煌煌生機。
第一站:鄭州
鄭州本身沒什么景點,所以我只給鄭州留下半天逛河南省博物館的時間。當飛機到達鄭州已經(jīng)是深夜,第二天睡到自然醒,晃晃悠悠地去河南省博物館。
不得不說鄭州的服務水平還是有待提高的,而且管理也比較混亂。在公交車站臺上問一個帶袖標的學生志愿者去河南省博物館坐哪路車,回答不知道。我自己百度了車次,問他這路車的車站在哪,回答不知道。難道這個志愿者的工作僅僅是維護乘車秩序,讓乘客排隊上車?另外,在長途車站坐車去登封的時候,居然是讓乘客自己去停車場找班車。停車場里既有到達和離開的班車,又有下車和上車的乘客,一片混亂。問下停車場穿制服的職員那趟車去登封,也是很不耐煩地讓我自己去看車牌。
發(fā)了些牢騷,不過河南省博物館還是不錯。畢竟有歷史底蘊,展品很豐富。博物館憑身份證免費領票。
博物館的外形源自登封的元代觀星臺。跟瑪雅的金字塔也很像。

進入展廳,就是一座非常震撼的雕像。

彩陶雙連壺。鄭州大河村出土。彩陶紅衣黑彩,兩壺并列相連,相接處有橢圓形孔相通,大約是在部落聯(lián)盟時供兩人共同飲酒只用,兩人同時飲酒是友好、團結(jié)、聯(lián)合及愛情的象征。

蛋殼黑陶杯:龍山文化最著名的文化特征是蛋殼黑陶,薄如蛋殼,表面光亮似器。因此被考古學者稱為“黑陶文化”。

甲骨文,維系中華文化的生命刻符。在清朝光緒年間,有個叫王懿榮的人,是當時最高學府國子監(jiān)祭酒(相當于校長)。有一次他看見一味中藥叫龍骨,看見上面刻著字,就覺得很奇怪,就翻看藥渣,沒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種看似文字的圖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龍骨都買了下來,發(fā)現(xiàn)每片龍骨上都有相似的圖案。他把這些奇怪的圖案畫下來,經(jīng)過長時間的研究他確信這是一種文字,而且比較完善,應該是殷商時期的。后來,人們找到了龍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陽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龍骨。因為這些龍骨主要是龜類獸類的甲骨,是以人將它們命名為“甲骨文”。


陪葬的玉器:躋坐人形玉佩

精美的青銅器








上圖“匍” 鴨形銅盉高:25.2厘米,長:31.8厘米,整體酷似水鴨,鴨背上開口,上面加蓋;以鴨腹為器身,腹下鑄柱狀足;鴨首做盉的流,相當于壺嘴,鴨尾作鋬,類似于壺把兒。鋬上站立一小銅人,以其手足將器身與器蓋巧妙地連為一體。鴨形盉器蓋內(nèi)的5行44個字的銘文。據(jù)銘文記載,鴨形盉鑄造于西周穆王時期一個叫應國的小國。應國當時國小力微,南邊的楚國不斷鬧事滋擾,為了保全自己,應侯決定派團出使北邊的邢國以尋求支持?墒,當時應、邢兩國一直都是井水不犯河水,關系緊張,第一次出使絕非易事,所以,由誰來帶團出使邢國,便成了擺在應國侯面前的一大難題。相傳,應國有位匍將軍,當差多年卻一直未能升遷,就快退休了,他突然萌生了一個念頭,想要效仿圣賢周游列國,出國去看看。見應侯準備派人出使邢國,匍將軍毛遂自薦,他說自己是西周當朝相國匍侯的遠房族親。就這樣,匍將軍就在次年四月戊申這天率使團來到了邢國的氐。氐是邢國的一個都城。在這里,匍將軍會見了邢國特使艮。因為早就知道應國使臣是當朝相國的親戚,邢國特使自然不敢怠慢。會見結(jié)束后,雙方互贈了禮物。鑒于匍將軍與當朝相國的關系特殊,邢國侯還另外賞賜給匍將軍一些鹿皮服飾和30斤純銅等作為私人禮物。后來,匍將軍把這30斤純銅鑄成了鴨形盉。為什么要把這些純銅鑄成鴨子的造型呢?據(jù)民間傳說,出使完畢,匍將軍回國,不想途中卻遇山洪暴發(fā)。危難關頭,突然不知從哪里冒出了幾只巨大的飛鳧,它們馱著匍將軍等一行人還有行李向南飛去。第二天,從昏迷中醒來的匍將軍發(fā)現(xiàn)自己就在應都滍陽附近的一座小山上。他當即決定要把邢侯所賜的純銅制成一個鳧形的寶尊彝,并把出使邢國和接受禮品的事情銘刻其上,以資紀念。
在參觀的過程中,不但了解歷史典故還學到很多古漢語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