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5日,我辭去了工作,決定和肉丸一起間隔年旅行,為期至少12個月。
6年前跳槽時,前一天剛一辦好離職手續(xù),當天夜里就坐上火車,第二天一早就到新單位報道了,一天都沒耽擱。新領導說,新項目都等著我就位了。
而這份工作,一干就是6年,盡管近三四年來,每年都冒出過辭職的想法,但都只是停留在口頭,直到今年付諸行動。走出辦公室的那一刻,心中五味雜陳,盡管每年對工作都有諸多抱怨,但真正踏出辦公室,卻又有些懷念,有些不舍,有些迷惘……
不管了!先玩夠這一年再說!這可是我盼了多年的間隔年啊!這可是我對將來的職業(yè)生涯不管不顧的間隔年啊!將來回來哪怕找不到好工作,哪怕粗茶淡飯,不管了。過了34年的順風順水的生活,這一次,甚至以后的人生,不指望能贏,但愿輸也輸?shù)帽M興!
間隔年旅行,許多年輕人剛畢業(yè)的時候就干了——至少我接待的一些沙發(fā)客就是如此,也有許多人退休了,做起了背包客或者自駕游等等。而像我這個年紀的人,絕大多數(shù)或者相夫教子,或者為事業(yè)打拼,都有個正經事干,而絕不會像喬丹那樣在當打之年退役。所以,我的同事們后來陸續(xù)聽說我的事之后,見面的招呼都變成了“xx,聽說你要環(huán)游東南亞一年”之類的話,好家伙,我這要是中途出了什么岔子,完不成旅行,老臉可怎么搹呢。不過我想我還是多濾了,十天半個月后,同事們還是該加班加班,該畫圖畫圖吧,可能幾個月后看我更新朋友圈,發(fā)出一句“哦,這家伙到這里了”或者“唉,這家伙還是沒完成就回來了”之類的感慨,然后繼續(xù)該加班加班。
目前的計劃是,間隔年分成兩個大的板塊。一是到今年國慶節(jié)前為止的摩托車旅行,一是國慶至明年5月份的搭乘航班的南亞、東南亞自由行,主要包括印度、斯里蘭卡、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
后半程的暫且不表,單說前半程。
為什么選擇摩旅?
一是因為自由與夢想,和金錢無關。有朋友問為,干嘛不自駕?自駕?或許將來吧。但我怎樣都要摩旅一次(如果能騎馬的話,我還想騎馬環(huán)游-_-)。前幾年看過切格瓦拉的《摩托日記》,年紀輕輕的格瓦拉和朋友就騎著破敗不堪的摩托車走完了南美,很是羨慕,心向往之。不知是不是受武俠片的影響,我喜歡騎車時,風從你身邊呼嘯而過,我喜歡騎車時想停就停,我喜歡騎士精神。西方人說“Four wheels move the body, Two wheels move the soul.”,東方人翻譯說“汽車載動身體,摩托車載動靈魂”。即使我現(xiàn)在再有錢,我可能只會買一輛更好的摩托車而已。
二是因為金錢,與自由與夢想無關。摩旅是艱苦的,相對也是省錢的:-P
摩旅,近兩年看過兩個廣告片,一個是臺灣某銀行的《夢騎士》,說的是幾個老頭,年輕時一起騎過摩托,年老了,有個老頭先走了,其它的也都各有各的身體毛病,但是老夫聊發(fā)少年狂,相約“重走青春路”感腳。一是益達的廣告,彭于晏、桂侖美、侉子。可惜現(xiàn)狀是,侉子不能上路,只好兩輪,我也已婚,不適撩妹。
可能因為決定了摩旅,后來,在網上查找相關內容才發(fā)現(xiàn),其實,有很大一個群體在干這樣的事情。有小伙從長沙出發(fā),騎摩托車去看巴薩的主場比賽;有人從杭州出發(fā),逆時針繞著國土畫了個大圈,等等,不一而足。
而我們的路線,最初是想從杭州出發(fā),一路向南,騎過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入境越南,再騎過越南、柬埔寨、老撾、泰國、緬甸,從云南入境,返回杭州或者福建老家。后來得知,泰國新政策,外國車輛不讓入境了,遂舍去。
計劃是美好的,時間是不夠的,100多天對于我們菜鳥騎手來說,可能完成不了這么宏大的計劃,不要緊,要么舍棄一些停留地,要么走哪算哪,到點回家。
國內那么多地方風景優(yōu)美可玩,為什么不選國內騎行?——因為深深覺得國內旅游環(huán)境太不好了。如果出關有問題,那么再調整行程吧。
世上肯騎摩托車的人本就有限,女人就更有限了,好在肉丸對摩旅并不反對——不知她是否知道路途的艱辛。
關于摩托車的駕駛,我其實是缺乏經驗的,多年前在moalboal,在途中友人波兄的幫助下,勉強駕駛過跨騎,除此之外,似乎騎的都是踏板摩托車。4月份的摩托車駕考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已。這也是我選擇這條線路的原因,因為駕駛經驗有限,去西部怕一百公里前不著村后不著店,萬一出問題就欲哭無淚了。而我要去的地方,我想每50公里畫一個圓應該都至少有村落吧。也不像去西藏那樣艱苦。我想,只要我控制好自己的右手,應該最壞的可能也就是在醫(yī)院里躺一個月吧。
鑒于我的騎行經驗,可以說我是個不靠譜的人。我不想花幾年時間準備,等到萬事周全了才出發(fā),我想的是在路上,在戰(zhàn)斗中學習戰(zhàn)斗,可能會發(fā)生一些突發(fā)狀況,這也是旅行的一部分,希望肉丸不會責怪我,希望平安。
God bless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