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延續(xù)至今的佛教圣地
堪稱活著的博物館
/ 國清寺概覽/


國清寺總面積多達7.3萬平方米,分為五條縱軸線,正中軸由南而北依次為彌勒殿、雨花殿、大雄寶殿、藥師殿、觀音殿等,構成一個占地2萬多平方米的古建筑群。
這里依山就勢,層層遞高,而布局更是匠心獨運,將“起、承、轉、合”展現(xiàn)的淋漓精致。
參觀佛寺,自然要對佛經(jīng)有所了解,有所敬意,這樣才能不驚不擾,不影響佛家的清靜。
tips:要燒香的朋友可以從出了彌勒殿后門,從右手邊的屋內可以買到香燭。
殿內是無法拍照的,需要大家親自到訪的時候好好感受。
國清寺的里里外外、一草一木,乃至池水、山石,都充滿了故事與歷史,在這里一不小心就能與“國寶級文物”來個偶遇。
比如說:
入口處的一對漢白玉獅子,據(jù)說是周總理從故宮挑選贈于國清的鎮(zhèn)寺之寶;
在核心建筑大雄寶殿之中,一座重達1萬多公斤如來佛祖青銅像靜坐其中;
寺內擁有豐富的宗教和歷史文物,如貝葉經(jīng)、古缽、古碑刻及欽賜佛經(jīng)等等都是佛家珍品……
比起寺廟,這里真的更像是一座寶藏博物館,藏著無數(shù)珍寶靜候你發(fā)現(xiàn)。
/ 隋梅/
在大雄寶殿右側的側院里,有一棵樹齡達1400多年的隋梅,相傳是智者大師弟子灌頂法師手植。
隋梅曾瀕臨死亡,后來,周恩來總理撥款重修國清寺后,在寺僧的精心呵護之下,枯木回春,花滿枝頭,重現(xiàn)生機。
1964年,郭沫若先生來到國清寺視察時,還作詩一首:“塔古鐘聲寂,山高月上遲,隋梅私自笑,尋夢復何癡”。
國清寺還經(jīng)常以1400多歲的梅果來款待嘉賓,被僧人稱為“長生不老果”。
/ 五百羅漢堂 /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羅漢堂,堂內所供奉的五百羅漢是用香樟木精雕而成的。
天臺山是五百羅漢的應真地,也因此這里的羅漢們擁有最真實、自然的面容,有的在給人撓癢癢、有的俏皮可愛,
千姿百態(tài),像極了人生百態(tài)。(天臺的石梁
方廣寺就是五百羅漢的總道場所在地)
當?shù)厝烁嬖V我們,來到這里,你可以在心中默念一個數(shù)字,入內后只需隨心所欲的參觀,一邊看一邊數(shù),數(shù)到那個數(shù)字,眼前所出現(xiàn)的羅漢,便代表了你此刻的心境。
也千萬記得參觀到最后,因為這里實際上有501個羅漢,在最后呀,還藏了調皮的濟公。
/ 一草一木皆具佛性 /


國清寺一帶環(huán)境極好,寺院周圍五峰環(huán)繞、雙澗瀅流、古木參天,寺廟內更像極了亂中有序的植物園,幾乎和大自然融為一體。
漫步其中,野蠻生長的爬山虎、悄然綻放的荷花、低調而絢爛的紫陽花……無一不會用清麗的色彩映入你的眼簾。

運氣好的時候,還會偶遇小野貓,或是可愛的松鼠。
松鼠們以寺內千年古松的松果為食,自在的得宛若國清寺的原住民,或是漫步在高聳的瘦松之間,或是攀爬在古墻的屋檐之上,從未察覺,自己也成了別人眼里的風景。
/ 鵝字碑 /
寺廟內隨處可見文物古跡薈萃,這幅鵝字碑格外有趣。
相傳,王羲之曾在天臺山主峰華頂山上跟隨高道白云子學習“永”字八法,并在華頂上留下一塊獨筆鵝字碑。
年代久遠,鵝字碑被埋地下,清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被天臺鄉(xiāng)賢曹掄選發(fā)現(xiàn),使得鵝字碑重建天日,但是石碑找到時僅剩半塊了。
曹掄選細細研究,花了整整七年的時間,重新補全了鵝字,后來將石碑移到此處。(那么哪邊才出自書圣之筆呢)
/ 齋飯 /
國清寺的齋菜也非常出名,登上過《舌尖上的中國》,飯菜膳食全都是由寺廟里的僧人自己種植,純天然綠色無公害。
在疫情之前,游客中午、晚上都可去吃飯,票價低的不可思議,只要2元,吃飽為止,但是注意的一點是:“不可浪費,吃完后要把碗筷洗干凈”。
可惜目前因為疫情,已經(jīng)近兩年沒有開放齋飯了,期待盡早恢復。
為了國清寺值得專程來一趟天臺
獻上吃喝玩樂住行全攻略
/ 在仙風道骨的小縣城游山玩水 /
浙東唐詩之路目的地--石梁飛瀑國清寺所在的小縣城,叫做天臺,天臺的“臺”讀作tāi,因”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頂對三辰,上應臺(tāi)宿"的天臺山而得名。
屬于臺(tāi)州市的下轄縣,
千百年來它一直伴隨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秀美的山水風格,自顧自低調的美著。

它是浙東唐詩之路的終點,也赫赫有名的出現(xiàn)在中國初代“驢友”徐霞客《徐霞客游記》開篇。
在古代,這座深藏臺州北部的小縣城定是個當之無愧的“熱門旅游地”。
天臺靠山,不靠海鮮就能譜寫出臺州美食的新篇章。
這里像是個隱藏版的小吃天堂,有著數(shù)不盡的接地氣美食:麥餅、糊拉汰、餃餅筒、扁食、糕黏、牛血羹、牛雜湯、雞子茶……
在這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小城里,幾乎每一道小吃都有著饒有生趣的故事。
而要說起去哪吃,老城區(qū)就是絕佳之選,街上幾乎都是老店,隨便找一家小吃店都不會踩雷。
/ 交通 /
交通方面,天臺縣的區(qū)位優(yōu)勢優(yōu)越,交通十分便捷,上三高速、104國道貫穿全境,旅游大巴車直達各景區(qū)景點。游客們可以選擇自駕或者乘坐大巴到天臺,然后在天臺山游客中心購票后乘坐景區(qū)巴士去各個景點。
目前杭臺高鐵已經(jīng)在試運行中(預計12月底正式開通),原本輾轉數(shù)小時才能到的天臺,以后45min就能直達,太方便啦!
tips
開放時間:07:00-16:00
參觀路線:停車場—觀景臺--七佛塔---寒拾亭--教觀總持--雙澗回瀾—一行到此水西流—隋代古剎---山門---彌勒殿---雨花殿--大雄寶殿--梅亭--法乳千秋亭--藥師殿--觀音殿--中韓天臺宗祖師紀念堂--經(jīng)幢--三賢殿--妙法堂—文物室--羅漢堂--三圣殿--安養(yǎng)堂--獨筆鵝字碑--伽藍殿--魚樂國
進入寺院后請各位務必遵守寺院的幾個規(guī)矩:
一、佛門清修地,請勿大聲喧嘩;二、殿宇的門檻代表佛祖的肩膀,請勿踩踏;三、不要對著佛像拍照,以示恭敬之心。不論您是不是佛教信徒,來到寺院,都請尊重寺院規(guī)矩,尊重僧人,文明游覽。
*參考資料:@天臺山旅游《史上最詳實的國清寺介紹 | 天臺人,你值得收藏。▋雀綄嵕罢Z音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