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飽覽河山盛景,浸潤華夏文明——今年八月初我攜孩子們踏上西北河西走廊新絲路之旅,感受駝鈴古道的神秘與丹霞烽燧的滄桑。這趟旅程,簡直就是一堂行走的文明課。
甘肅是古代歷史里顯眼包一樣存在的一個地方,絲綢之路上的客商從這里經(jīng)過,邊塞詩人在這里寫下一首首蒼涼又不乏豪情的詩篇,守疆衛(wèi)土的將士們也曾從這里出發(fā)抵御異族。在這里發(fā)生的歷史事件一件件一樁樁都值得我們?nèi)チ私夂吞骄。從地理上來說,甘肅地形狹長,地貌豐富,有山川、戈壁、草原、沙漠、湖泊等,除了大海沒有,其他都齊了。從蘭州到敦煌一千多公里的距離,我們見識了各種地貌。
此次行程,始于蘭州,終于敦煌,起訖點各停留兩晚,而在途經(jīng)的張掖市、嘉峪關市、瓜州縣,則各停留了一晚,合計為八天七晚。其中的七天六晚我選擇了跟親子團,圖的就是省心省力。這個親子團除了導游和司機,總共有來自北京、杭州、武漢六戶家庭的七個成年人七個孩子,合計十四人。除了我們家,其他都只有或只帶一個孩子。除了我們哥哥是初中生,其他都是小學生,分別為新三年級兩個、新四年級兩個,新六年級兩個。除了來自武漢的一個戶家庭有一個爸爸跟隨,其他全都是媽媽帶著孩子。
一、蘭州——西北門戶型大城市
8月2日一早,在酒店一樓大廳我們見到了此行的導游靜靜,一個九零后的女導游。導游說,如果再多一兩人,團隊就會多配一個領隊了,可惜只有14人,就只有一個導游了。人少也有人少的優(yōu)勢,相對來說,行動會快速一點。
這趟七日的行程,因為導游靜靜的精彩講解而增色不少。對于孩子們來說,她儼然一位優(yōu)秀的歷史老師,引導孩子們在河西走廊這片狹長的土地上領略雄厚的歷史。這主要是因為她本人就是甘肅本地人,來自酒泉,另據(jù)她說,她從事旅游行業(yè)也有七年了。但我覺得,更主要的原因來自她對家鄉(xiāng)甘肅的深情以及對旅游事業(yè)的熱愛。
一行人由大巴載著前往蘭州西站,今日的行程就是早上9點06分蘭州西出發(fā),乘坐D2711前往張掖。一路上,導游介紹了蘭州比較有名的幾件物事如蘭州牛肉面、曾經(jīng)風靡一時的讀者雜志、黃河鐵橋等。
從蘭州出發(fā),有一個城市不在我們的行程里就略過了,這個城市叫武威,歷史上也曾叫涼州。但涼州應該是個多義詞,曾經(jīng)指向這片區(qū)域。說到武威,讓我們先來回顧一段歷史。
漢武帝時期,為鞏固邊疆、拓展疆域,實施了“據(jù)兩關、擁四郡”的重大戰(zhàn)略舉措。這一舉措包含兩個層面:一是在西北地區(qū)“列四郡、據(jù)兩關”,將河西走廊納入中原王朝版圖;二是在東北地區(qū)攻滅衛(wèi)滿朝鮮后設立“漢四郡”,強化對朝鮮半島北部的統(tǒng)治。兩者共同構(gòu)成了漢武帝對外擴張與邊疆治理的重要內(nèi)容。四郡指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兩關為陽關和玉門關。其中,玉門關主要用于軍事防御,陽關則是商旅和使節(jié)往來的重要通道。實施“據(jù)兩關、擁四郡”標志著河西走廊正式納入中原王朝版圖,絲綢之路由此暢通。陽關和玉門關作為絲綢之路南北道的咽喉,不僅具有軍事防御功能,更成為文化交流的重要節(jié)點,如高僧玄奘取經(jīng)回國時便經(jīng)陽關入塞。
二、張掖——農(nóng)業(yè)高度發(fā)達的城市
到張掖,出高鐵站,有些許小雨。八月初的西北,有點涼爽,比我們來的城市杭州可涼快多了。大巴車就來接我們前往入住的酒店,下午要去七彩丹霞。
張掖古稱甘州,在當代詩人的筆下,張掖這里,母親是黑水河,父親是祁連山,而五彩丹霞是天氣的彩虹落戶人間。黑水河,又名弱水、流沙河,就是西游記里沙僧居住的地方。因為黑水河流經(jīng)張掖,所以張掖除了旅游業(yè),就是農(nóng)業(yè)相當發(fā)達。
吃過飯,我們就坐車前往七彩丹霞景區(qū)。我們來的這個下午,天氣有點陰,景象打了一點折扣,然而,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大自然的神奇景象依然很是驚艷。
張掖七彩丹霞以紅、黃、白、綠藍等色彩交織的丹霞地貌聞名,形態(tài)涵蓋柱狀、塔狀、峰林狀等,核心景點有七彩霞峽、七彩塔、七彩屏、火海等,兼具色彩斑斕與氣勢磅礴之美。作為5A級景區(qū)和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之一,其地層為新民堡群(上組)雜色湖相泥巖,經(jīng)風化剝離形成獨特彩色丘陵,兼具科考與觀賞價值。游客可體驗徒步、攝影、直升機觀光等活動,常規(guī)游2小時即可領略七彩仙緣臺、七彩虹霞臺等核心觀景臺的夢幻景致。
景區(qū)巴士載著我們進入景區(qū),它會在四到五處觀景點停留。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們并沒有每處都下車,只在第一處和最后一處停留。
回到酒店后,我們吃了點東西,就打車前往市區(qū)逛了。市區(qū)有鐘樓,但是打車到了一看,這個鐘樓位于十字路口,也不能近觀,只能遠看就走了。然后我們步行,走到了土塔。因為讀過《甘肅尋寶記》,孩子們都很清楚,張掖原本有金木水火土五塔,現(xiàn)只存土塔和木塔。土塔是存放攝摩騰靈骨的地方,始建于1097年西夏朝。
土塔在大佛寺里面,但是已經(jīng)過了景點開放時間,我們進不去大佛寺,只能繞著大佛寺遠觀。在大佛寺側(cè)面,有個門,門上有對聯(lián)“一寺收進祁連月,萬卷鋪開西夏云”。
側(cè)面小門的近旁有兩棵樹,其中一棵是柳樹。我從來不知道柳樹可以長這么大。北方的柳樹比我們南方大多了。寺里面有一尊大佛,我們進不去,只能通過視頻和圖片,虛擬參觀了。
張掖大佛寺內(nèi)的亞洲第一室內(nèi)臥佛像為木胎泥塑,是西夏時期遺存的國寶級文物,長達34.5米,為中國室內(nèi)最大臥佛。佛像神態(tài)安詳,衣紋流暢,展現(xiàn)西夏雕塑藝術巔峰水準,與保存完整的西夏寺院建筑、明代手書金經(jīng)并稱“大佛寺三絕”,是研究西夏佛教文化的核心遺存。
我們又繞到另一邊,原來這里才是大佛寺的正門。隔著一條街,是一個廣場,廣場上立著一塊巨大的西夏國寺石碑,足見這個大佛寺西夏國時期的重要地位。
從石碑出發(fā),行至不遠處,會來到另一處廣場,這個廣場很熱鬧,有跳廣場舞的大媽,有聚在一起聊天的大伯,還有在器材上攀爬的兒童。廣場中心,就是木塔。眼前的木塔圍了圍擋,正在修繕中。廣場另一側(cè)有很多夜排檔。,市井生活與歷史文化共繁榮。
三、嘉峪關市——新興工業(yè)城市
第二天吃過早飯,從酒店出發(fā)前往康樂草原,但是到了山腳售票處才得知,康樂草原因為下大雨關閉,本次行程就臨時取消了。我們直接去嘉峪關市。
大巴車在連霍高速上一路向北。左側(cè),可以遠眺祁連山。祁連山在甘肅境內(nèi)從蘭州到敦煌,綿延一千多公里,是甘肅和青海兩省的天然分界線,也是甘肅之所以是今天這樣一個狹長輪廓的重要地理因素。
都在說西北干燥,我隨身帶來的面膜不夠一天一片,聽說到敦煌會更干燥,后來在酒店里下了訂單,購買了一盒。不過,我們這兩天碰到下雨,這在干旱的西北是非常難得的。據(jù)靜靜說,在甘肅,缺水的問題已經(jīng)到了比以往更嚴峻的地步。到了嘉峪關市,老天終于給了點陽光。有風,非常涼爽。先吃了飯,再去酒店辦理入住。
嘉峪關因關得名,是明長城最西端。嘉峪關市建于1963年,嘉峪關是一個工業(yè)城市,在甘肅經(jīng)濟算相當發(fā)達了。它是一個年輕的城市,也是典型的移民城市,所以這里的居民都是拓荒者,他們在青春年代,來到這個地方,在戈壁灘上建出一個了城市。下午去嘉峪關城樓。城樓的選址人明代征遠大將軍,馮勝。
嘉峪關城樓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明代萬里長城最西端的軍事要塞,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和“絲路咽喉”。它由內(nèi)城、外城、甕城、羅城及城壕構(gòu)成多重防御體系,東西兩門分別為光化門與柔遠門,城樓高約10米,采用磚石與木結(jié)構(gòu)結(jié)合,氣勢雄渾。歷經(jīng)明清修繕與現(xiàn)代保護,現(xiàn)為國家5A級景區(qū)、世界文化遺產(chǎn),見證絲綢之路的輝煌歷史。
走進嘉峪關城樓,可以看到有官邸、文昌閣、戲臺、關帝廟,以及三個城門,分別為光化門、柔遠門和嘉峪關門。

嘉峪關的三個城門的設計是近乎一模一樣的。
這棵樹據(jù)說是左宗棠西行路上親手栽下的。
四、瓜州——榆林窟是莫高窟的姊妹窟
出嘉峪關市,地貌就明顯不同了,雅丹地貌,戈壁,鹽堿地。植被變少了,戈壁灘上種植著駱駝刺。這一路到新疆,架設了不計其數(shù)的風車。靠近瓜州的公路兩側(cè),種植著玉米、棉花、紅柳,還有成片胡楊林。
途中可以見到漢武大帝頭像和大地之子等巨大雕塑。漢武帝的雄才偉略在西北這塊地方,可以說留下深深的印記。
我們沒有下車,但是來回都經(jīng)過。沒來過西北,真沒辦法想象,這大地可以這樣光禿禿。沒有藍天和白天的話,簡直就是異星球。在一個村里吃了最簡單的中飯之后,我們就直奔榆林窟。
榆林窟,位于一條狹長的峽谷里,盡管是在戈壁灘深處的峽谷,卻是非常涼爽。在室外排隊等候的時候,盡管陽光熱辣,但是綠葉婆娑,微風拂面,是一種非常清涼舒適的感覺。
峽谷兩側(cè)的石壁上有一些小門,小門背后,則內(nèi)有洞天,是一個個的石窟,石窟里有造像和壁畫。
榆林窟位于甘肅瓜州縣,是莫高窟分支,現(xiàn)存43窟,壁畫5000平方米,唐至元佳作薈萃?咧刑票诋、2、3窟《唐僧取經(jīng)圖》為絕世珍品,壁畫內(nèi)容豐富,彩塑以6窟彌勒佛、11窟啞羅漢為代表。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宜游,是絲路藝術寶庫。
在榆林窟景區(qū),我們參觀了五個石窟。其中第五個里面是一尊臥佛,釋迦牟尼涅槃景象。
瓜州是酒泉下設的一個縣,古稱安西。我們來到瓜州縣城內(nèi),天黑得晚,我們打車出去吃了個飯,一路逛回來。正好路經(jīng)一處紀念館,叫做“紅西路軍安西戰(zhàn)役紀念館”,紀念館周邊是一個很大的公園,公園里有一處停放著一架解放軍空間捐贈的戰(zhàn)斗機,另一處則停放著同樣由解放軍捐贈的三臺坦克和一架戰(zhàn)斗機。
五、敦煌——千年藝術寶藏
從瓜州出來,大巴車駛上柳葛高速。從瓜州到敦煌這條路,也被叫做玄奘之路,很多商學院、大企業(yè)在這條路線上舉行徒步活動。
5.1 觀看演出《又見敦煌》
來到敦煌,我們先去看了《又見敦煌》的演出。在敦煌,有好幾場大型演出,導游靜靜推薦大家首選的就是這場演出。這個演出票價不菲,成年人318元。演出分為四個場景,人是流動的,場面頗為壯觀。我們初到敦煌的人,未必知道敦煌全部的故事,這個演出就是在我們?nèi)ツ呖咧,把敦煌大部分的故事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其中,最令我最感動的是有關歸義軍的章節(jié)。如果歷史沒有這些人,很難想象會有今天的中國版圖。
歸義軍是唐朝末年(848年)張議潮領導敦煌軍民反抗吐蕃統(tǒng)治建立的地方政權,以敦煌為中心,統(tǒng)治河西走廊中西部(瓜、沙等州)。它收復淪陷六十余年的河西失地,恢復絲路交通,歷經(jīng)張氏、曹氏兩代,1036年被西夏滅亡,是晚唐至宋初西北重要的割據(jù)勢力。
5.2 制作泥塑和彩繪
下午,我們?nèi)チ四呃锕そ炒,在這里,小朋友們親自制作了泥塑,以及給泥塑上色。

老師先給大家介紹泥塑的特點和制作過程。

然后大家親自動手制作泥塑。他們做的泥塑只能放一邊,因為會有很多細紋。老師會提供提前準備好的泥塑供他們上色使用。成品可以帶回家。
之后,我們又前往敦煌研究院,在這里成人與孩子一起體驗給壁畫底稿進行彩繪。我們落座的時候,桌子上已經(jīng)擺好了壁畫底稿。有位同樣來自杭州的被她兒子透露是美院畢業(yè)的媽媽說她想要畫人物的,我家三人剛好是人物,我問了兩個孩子,是否愿意同她交換,兩個孩子都不同意,我就只好把我自己的換給她了。人物是比較復雜的,實踐結(jié)果表明,我的繪畫著色能力還不如孩子們,特別是弟弟,難怪他不同意換。
我們?nèi)ツ呖呤堑诙。當天晚上我們(nèi)ザ鼗鸵故幸约熬o挨著的沙洲夜市。

那會夜市人特別多,原來是鳴沙山萬人星空演唱會結(jié)束的游客都鋪過來了。鳴沙山景區(qū)在星空演唱會結(jié)束有前往夜市的免費大巴。這種安排真是一舉多得,既解決了大家從鳴沙山景區(qū)離開的問題,又解決了大家宵夜的安排問題,又為夜市帶來了充沛的客流量。
敦煌這里的物價不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地理位置決定的,因為這里很多東西都靠外地運來。司機說,他們敦煌本地人,都不怎么在外面吃飯。足見這里生活成本之高,不僅僅只是針對外地游客。
5.3 莫高窟的一瞥
莫高窟的門票需要提前一個月預定,而我是提前二十來天,只能買到應急票,非常遺憾。正常票能參觀八個石窟,應急票只能參觀四個石窟,具體每天開放哪幾個石窟要根據(jù)安排,一般是通過較快的。
從游客中心出發(fā),大家檢票乘坐景區(qū)大巴,沿著240省道前往莫高窟景區(qū)。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的鳴沙山東麓,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歷經(jīng)千年營建,現(xiàn)存洞窟735個(南區(qū)492個為禮佛場所,北區(qū)243個為生活區(qū))。它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圣地,保存壁畫約4.5萬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及唐宋木構(gòu)窟檐5座28。壁畫涵蓋佛像、經(jīng)變故事、社會生活場景等題材,彩塑融合圓塑、浮塑等形式,與建筑三位一體,展現(xiàn)了從十六國至元代的藝術演變。莫高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樞紐,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四大文明的交融,被譽為“墻壁上的圖書館”。1987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與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并稱中國四大石窟。其藏經(jīng)洞(1900年發(fā)現(xiàn))曾出土5萬余件文物,為研究古代政治、經(jīng)濟、文化提供了珍貴資料。
我們的應急票參觀的是:
第96窟(九層樓):莫高窟的標志性建筑,內(nèi)有35.5米高的彌勒大佛,為唐代巨型彩塑。
第130窟(南大像):莫高窟第二大佛,高26米,盛唐時期的代表作。
第148窟(涅槃窟):內(nèi)有盛唐時期的臥佛涅槃像,第二臥佛,展現(xiàn)佛陀入滅的寧靜場景。
第138窟:送子觀音。
莫高窟的石窟內(nèi)部都嚴禁拍照的。出莫高窟, 對面的是莫高窟數(shù)字藝術展覽館,里面有多座復制的石窟。即便是復制的石窟,也有相當?shù)挠^賞價值,還可以隨意拍照。275窟交趾彌勒坐像、249窟善足加坐佛像、285窟同上、419隋代石窟、220唐代石窟、217神龍、榆林窟25窟、003窟觀音。
下圖,復制的石窟可以隨便拍。

莫高窟真正參觀的時間非常有限的,現(xiàn)場的觀看只是成全我們來過一趟。真正的關于莫高窟的知識,應該來自書籍、來自影視作品,來自我們對中華文化日復一日的體會。
5.4 感受鳴沙山萬人星空演唱會
傍晚,我們終于進入鳴沙山月牙泉。大家不可錯過的項目就是騎駱駝。駱駝高大,又踩在沙上,爬上沙山,我其實是非常緊張的。弟弟坐在我的懷里,他不停地說著話轉(zhuǎn)移我的注意力,他說他一點都不怕,還說他本來想自己一個人坐的。
爬上沙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沙子很滑,而布置了天梯的地方,又有太多的游客排著隊,移動緩慢。
九點鐘,萬人星空演唱會開始了。我們隨即就下山,導游建議我們九點半到門口集合,不必等到演唱會結(jié)束,否則人潮會擁擠。我們一邊下山,一邊欣賞歌曲。孩子們在找舞臺,找不到,找主持人,也找不到。是了,沙坡上的每一個游客都是舞臺上的明星,你自己就是明星。
進入鳴沙山月牙泉景區(qū)的時間有限,還沒來得及去鳴沙山。好在第二天下午我們有足夠多的時間,又來了一趟。該景區(qū)的門票一張管三天。
我們坐著觀光車出來,拐了個彎,正好看到沙丘上,一輪滿月高懸。
5.5 陽關,絲綢之路上的咽喉要塞
來敦煌第三天的上午,我們乘車前往陽關。
下面兩個雕塑分別為收復河西走廊的歸義軍將領張議潮和詩人王維。



敦煌陽關位于甘肅省敦煌市西南70公里處,是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11年)設立的絲路南道核心關隘,與玉門關并稱“兩關”。作為古代中國最早的“海關”之一,它曾是中西文化交流與軍事防御的咽喉要地。唐代詩人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千古絕唱,使其成為離別與遠行的文化象征。在陽關,先參觀了小型博物館。

又乘坐景交車進入遺址。遠處,雪山在望。

當天中午回到敦煌市區(qū),我們整團的人吃了一頓烤全羊。因為我們的親子團是不含餐的,除了早餐都由酒店提供,其他中飯和晚飯都是各自吃的,所以這是我們此次行程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聚餐。
回程的飛機在深夜,于是下午又去了敦煌博物館和鳴沙山月牙泉景區(qū)。下午的時間相當充裕,終于在月牙泉邊上的仿古建筑里逛了一逛,弟弟玩沙子也玩了個痛快,哥哥還玩了一把滑沙。被風吹出的沙丘的輪廓線真的很神奇,是一條刀鋒弧線。盡管是最燥熱的八月,陽光猛烈,但是空氣不濕熱,又有風,所以哪怕在沙漠,陽光照不到的地方還是很涼爽的。
六、結(jié)語,帶少年走向這片土地吧!

八天七晚的西北之行結(jié)束了。我?guī)е谖鞅狈趴者^的舒坦和對歷史久久的感動回到生活的地方。由衷地想向大家推薦這一趟旅程。
河西走廊是大地攤開的史冊,帶孩子們走進它的頁碼吧!
在風蝕的雅丹群峰間,指給他們看駝隊碾過流沙的印記。拓荒者的脊梁曾在此挺立,將荒蕪踏成通途。
在敦煌星垂四野的夜幕下,告訴他們:真正的"明星"不是鏡頭前的幻影,而是在這亙古長夜中,以勇氣為燈、以探索為杖的追光者。在無遮的蒼穹下,每個少年都能成為自己的光源。
撫過陽關夯土的裂痕,莫高窟飛天的衣袂,讓斑駁壁畫訴說:文明如何以絲綢為筆,在時間荒漠中寫下不朽的詩行。
風掠過無垠的戈壁,沙粒低語著遠古的寂寥,這里沒有鋼筋森林的壓迫,只有天地相接的坦蕩。我們可以在這里,將自己攤開,讓心事隨風散入云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