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道鋒味”最后一道菜是謝霆鋒帶著阿Sa蔡卓妍來到了我們莫干山,遍尋世界美食的小謝,此番要做的菜是茶熏雞,用地道的中餐做壓軸大菜,這點很長中國胃的精神。
所謂不會做菜的歌手不是好情人,對于小謝主打美食節(jié)目,一改往日扮酷風格,也不去“爸爸去哪兒”劇組膩歪,獨辟“鮮”徑,展示親民溫情好男人的風范,我以為是別有用意在的。對于此次收官之作,謝霆鋒表示:“我吃過全世界各個地方的雞,就覺得內(nèi)地的雞特別好吃。尤其是莫干山的竹林雞,我聽聞很久了,這一次一定要挑戰(zhàn)一道你們想不到的菜作為‘終極鋒味’。”這道“終極鋒味”,就是完全用中式做法,用玫瑰花瓣及新鮮的茶葉熏制而成的茶熏雞。茶熏雞不特別,以前中國茶葉博物館里的樓外樓分店就做過這樣的雞,這道菜貴在原料,雞難得。一雞在手,事半功倍。
莫干山以竹海聞名,竹林雞就是放養(yǎng)雞,以竹林中的蟲子、嫩芽、果實為食,間或喂些玉米、谷粒等,當然與大群雞不能同日而語,更不能與冷鮮雞相提并論。竹林雞生活陽光,心情愉快,雖然難免一死,但死得肉質(zhì)緊實,又嫩又韌,對于提升人類的美食標準,功莫大焉。

小謝抓竹林雞,摔了幾個跟頭才抓到,雞之靈活與湯之鮮美必成正比。自打“禽流感”突然普及以后,莫干山的竹林雞卻身價日漲。小謝來過以后,也必將在莫干山留下更多的一地雞毛。
話說吃雞,我更喜歡的是燉湯或白斬。燉的雞湯鮮甜,肉皮完整,最好還加了山野間的出產(chǎn),蘑菇啊、野筍啊、小白菜啊,或者加了棗子、三七,開鍋時香氣撲鼻、金黃透亮,那真是凝神補氣,口水長流。白斬雞呢,我曾經(jīng)在廣州打的連跨兩個大區(qū),專門去找著名的路邊店“向群”,要吃網(wǎng)評所謂“一星期不吃一兩次就要想念”的蔥油雞,彼雞味道也不錯,屬白斬雞中的戰(zhàn)斗機,但是和莫干山的竹林雞相比,稍嫌雞齡不夠,肉質(zhì)上比不過竹林雞的又嫩又韌,鮮甜可口。
咱們楓鵑谷的私房廚師是地道的莫干山土著,諳熟莫干山的季節(jié)土產(chǎn),我和他說起謝霆鋒的竹林雞,他輕輕地說了另外一種雞,莫干山竹雞,那是一道更加遙遠天然、久不面世的美味了,也許,對于一個土著而言,雞就是雞,它們天然該是能飛善跑的樣子,是城里人把雞吃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