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前幾個月接觸理財,現(xiàn)在一直在買理財,現(xiàn)在也是第一次發(fā)表自己理財心得之路,心酸與驚喜并存著!
我是22歲認識老公,在24歲就結婚了,在那時候2011年,我們沒有存款,沒有好的工作,但是我們每天非常開心,想著吃什么,去哪里踏青,渾然不知壓力為何物,理財為何物?財富自由是個啥?
結婚以后,去海南三亞度蜜月,太開心了,本人小靜迅速的意識到?jīng)]有錢無法實現(xiàn)每年旅游一次的夢想,還有,老公看著別人有車子代步,而我們還在考慮是買個鈴木還是奧拓,真的是貧賤夫妻百事哀的感腳。
于是,我在24歲那年做了一個宏大的理財計劃,第一部就是收回5老公工資卡「他工作四年一分錢積蓄都沒有」,統(tǒng)一了財政大權后,把辦酒的婚禮基本就是簡而化之,不要過度為面子買單,正好公司辦了一個戶外集體婚禮,也算很隆重,這樣第一年的時候我們的積蓄就達到12萬,其中我父母給的陪嫁錢和隨份子錢都加進來了,我很快就去買了銀行理財,第二年2013年,我們在雙方父母扶持下買了一輛12萬的車子,自己已經(jīng)把積蓄累計到15萬,我把老公家買的房子出租,以房養(yǎng)貸,現(xiàn)在已經(jīng)可以有多的盈利了,跟我父母一起住,因為我家里子女多,父母基本一周就回來一兩次,我們付水電費,物業(yè)費,還補貼家用,然后默默的把積蓄往20萬突破!
終于2015年我們今年遇到一個好時機,我家人想我換個大房子,在我父母和對方父母一起,加上自己有24萬積蓄,把西湖區(qū)的140萬的房子買下來了,現(xiàn)在除了我們家里還老公家里的房子,我們也在短短的三年時間里買了一個三室兩廳兩衛(wèi)的大房子了,裝修好就跟我父母一起住,婆婆來住也是很方便。
在這三年里面有幾點是我達到的必要因素:
1、不鋪張浪費,一切隨自己的心和需求來生活,不要凡事都追求品牌,要品質生活就會付出高代價。
2、越早理財越能達到自己的規(guī)劃目標
3、把自己手上的牌,有哪些資源都合理運用,讓家族利益跑贏個人利益。
4、記賬,明確自己支出和收入
我現(xiàn)在每個月還要還著房貸,老公一個月收入6000-7000,我自己也就3000,還要給未來的寶寶準備育兒存款,所以我一直把錢放在柏融投資,等到期限到收益后,就有一次的遠距離旅行,實現(xiàn)財富自由的路就不遠啦,但是腳下走的每步路都要踏實,去除社會的浮躁的過著每一天,我們現(xiàn)在存款有12萬,加公積金5萬,爭取在還貸款的情況下還能在今年年底之前存款3萬,出去韓國旅游一趟,懷個寶寶!
爭取小靜在40歲之前能實現(xiàn)不上班也能夠一直每天有收入夠用,40歲之后可以去全球旅游,追夢的路上有點累有點遙遠,生活卻更加有滋有味,有色彩!
望大家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