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人寧海小海鮮來襲,這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
號外,號外!
尋覓了好久,斑斑終于找到了一個可以吃上正宗小海鮮的地方了。
絕對有名,絕對正宗,絕對新鮮!

寧海小海鮮,全國聞名,據(jù)說在當年美國尼克松總統(tǒng)訪華的時候,我們的國宴上就有小海鮮。因為工作的原因,有幸在寧海目睹了寧海八鮮之一蟶子的開塘過程,長這么大,還是第一次看到,頗為新鮮。估計很多論壇上的朋友都沒有見過,發(fā)照片上來給大家看看,我們寧波寧海這么有名的小海鮮,原來是這樣出來的。
蟶子、毛蚶、血蚶、青蟹、蛤蜊等都是生長在灘涂里面的,寧海因為地處象山港與三門灣之間,風平浪靜,形成了大片天然淺海灘涂,常年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水咸淡適宜,餌料豐富,小海鮮生長快,個體大,肉嫩而肥,誕生了長街蟶子、西店牡蠣、一市青蟹等一大片優(yōu)質小海鮮產品。

從寧海一市鎮(zhèn)王干山上看整個三門灣,萬畝灘涂,非常有氣勢,正是這種天然環(huán)境,造就了寧海小海鮮之鄉(xiāng)的地位。
走近灘涂,能看到許多白鷺在上面尋食,同行的老陳告訴我們,灘涂富含大量浮游生物,有許多小魚小蝦繁殖,成了白鷺最好的美味。在寧海當?shù),這種白鷺是受保護的,不能隨便打的哦。



眼前的這個蟶塘呈長方形,外圍四周有水道,水道外圍是蟶子,水道中養(yǎng)殖小對蝦,水道里面有血蚶、青蟹等,一塘多養(yǎng),科學合理。

這玩意叫“增氧泵”,為水下的小對蝦增加氧氣的。
我們到的時候,蟶農們已經挖上了,老陳說,蟶農們一般都是早上5點開始工作,中午10點多就吃午飯,到了下午2點就收工了。蟶農們一天收入260元左右,不低,但確實辛苦。

每人面前放一個臉盆,鐵鍬挖塘,在淤泥中找出一個個蟶子,放到臉盆里。三人一組,向前推進。一個熟練的挖蟶工,一天能挖百斤左右。

挖蟶是一門技術活,蟶子一般都生長在泥下30-40公分的位置,所以鐵鍬的用力和深度必須把握適宜,太深容易傷到蟶子,太淺則還要配合手挖,效率降低。

撥開泥,蟶子露出小半截,是不是有強烈的欲望把它揪出來呢?O(∩_∩)O哈哈哈~

沒多久,大媽已經挖了滿滿一大盆了

這時候岸邊專門的工作人員會利用水道撐竹筏過來,將蟶子從臉盆倒入筐中,以便蟶農們可以繼續(xù)工作,提高效率。
竹筏送回的蟶子集中放置,待統(tǒng)一過水過磅后裝車發(fā)往市場

好了,蟶子的作業(yè)基本就是這樣。應我們強烈好奇心的要求,現(xiàn)場工作人員還給我們挖了一些血蚶,我原來以為血蚶是長在海里面的呢,這會算是長見識了。
轉眼間過了上午10點了,蟶農們都上岸開飯了,偷偷拍了幾張,菜很不錯,看得我流口水。(*^__^*) 嘻嘻……

這趟真是不虛此行,長了見識,寧海小海鮮之鄉(xiāng)真是名不虛傳。臨走之際,還帶了點剛挖上來蟶子和血蚶,晚上回到家后按照老陳的說法弄著吃了,味道真真是鮮,還帶點清甜,跟菜場里面買到的口感真是不一樣。忘了拍照了,找了一張類似的。



最后,請允許我履行自己的義務,開篇我說的工作緣由,就是把這些寧海正宗的小海鮮帶給大家,請猛戳(鏈接)吧:http://www.taobao.com/market/tejia/sea.php?qq-pf-to=pcqq.c2c
都是好東西,當天現(xiàn)挖現(xiàn)發(fā)的~~你不知道的“寧海小海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