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杭州傳統(tǒng)的蝦爆鱔,鱔段要事先煸炒到外脆里嫩,蝦仁則炒到柔嫩,想來很不容易吧?方信祥說了,
他們這一手絕活是家傳,方老大面在用,方傳面館在用,河東路上的復興面王(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杭州排隊最長的兩家面館之一)也在用。復興面王的老板是方老大面小方的同學,小方手把手傳授了做面的技巧,坊間說復興面王跟方老大面是
“一個師傅教出來的”,這個是正解。

復興面王的蝦腰面
方氏兄弟的面成名后,杭州多了不少類似的面館,以至于外地人跑來吃面,看了半天,說“你們杭州人不是來吃面的吧,是為了吃上面的菜!”嗯,上面的菜,我們叫“澆頭”。不但有豐富多彩的澆頭,還要特別加上油渣。而加的料,可以直接放進面里,也可以用小盤子或小碗裝著。這種另外裝的,杭州人叫“過橋”。
每次看到那些使勁顛鍋燒面的人,我都會對他們的臂力無比佩服。方信祥跟我說,按照他們的速度,平均一分半到兩分鐘就能燒一碗面,師傅們一般一個半小時輪休一次。這真是個體力活兒!
方信祥說,他們店里找的都是沒有烹飪經(jīng)驗的人來燒面:“以前有專業(yè)廚師來應聘,可他們覺得自己是專業(yè)的,燒著燒著就不按我們要求的來了,會有自己的小發(fā)揮。我們這個面,配方、火候都是固定的,不需要自由發(fā)揮,只需要熟練、完整地按部就班來。”
“菊英的老板是我偶像”
自家的片兒川澆頭面永遠吃不厭
方信祥的店,最早開在城南,距離菊英面館老店不過百米。
“菊英的老板是我的偶像。”他最佩服的就是菊英老板每天下午都花幾個小時,把面館里打掃得干干凈凈,“他那塊抹布是白色的,油煙機管子什么的都擦那么清爽!”

我坐在方傳面館四下里看看,也很清爽,而且這種清爽還延伸到他們的面湯里。還是那碗加了腰花的特色豬肝片兒川,腰花處理得一點異味都沒有,豬肝色澤透亮,片兒川面湯也沒有用濃厚的高湯,方信祥說片兒川里的雪菜、筍片、肉片都有自己的鮮美味道,高湯會蓋過它們,變得特色不明。
他自己最喜歡的也是片兒川,加上其他各種澆頭,開店幾十年了都沒有吃厭。隔壁座的一位大伯,聽到我們在說面,還湊過來聊了聊,原來他去過好幾家方傳面館,
老杭州嘛,還是覺得片兒川最好。店里的拌川也很受歡迎,在杭州的面館里吃拌面或者拌川,一般都有配湯,不講究的就直接用紫菜蝦皮湯料給泡點開水了,而方信祥的這碗湯是梅干菜加筍老頭(筍的嫩頭拿去燒片兒川了),湯巨鮮,也難怪有老客給它取了名字:“神仙湯”。

今日話題
你最喜歡的杭州面館是哪家
方老大面和復興面王你吃過嗎
來源:樂活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