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然,其實劣勢也很明顯,就是菜品的變化就沒太明顯,就是你能想象到的杭州農(nóng)家菜的味道。也可以說是始終如一吧,招牌的白切鵝我覺得一般,即便蘸醬鵝肉也沒什么滋味。
但白切雞一如既往,還是挺好吃的。雞肉的鮮黃,帶著油香。肉質(zhì)比較嫩,皮也比較薄,雞有雞香。

鹵鴨也比較有江南特色,口感帶點甜,醬味比較重。

這個季節(jié)的菜,比較好吃的是河蚌春筍鍋,雖然蚌肉不如其他河鮮那么活,但這兩者搭配湯是巨鮮,可以喝下一大碗。

還有下酒必備的炸小魚,酥脆有味,會稍微偏咸一些,主要是為了下酒。

老豆腐湯,也是很清鮮。湯的口感沒有很復(fù)雜,老豆腐韌性強,比較容易吸附湯汁,很適合和咸肉,蝦這些搭配在一起熬湯。

還有梭子蟹炒年糕,雖然味道沒啥特殊,但蟹肉是比較新鮮飽滿,咸淡也剛好。

和其他農(nóng)家菜館相比,也有一些相對高檔一些的海鮮,從擺盤到味道也可以,比如蒸扇貝,食材什么還是好的,像是椒鹽皮皮蝦這些也能吃到。
所以,作為家宴的選擇倒是可以。

還有一些杭州特色的,比如炒腰花,切了花刀后再炒就比如入味。

炒地衣,很適合春天吃,用來炒筍、韭菜都是不錯的選擇。

總結(jié)來說,味道不突出,但勝在干凈、量真的大、擺盤也還挺好,菜品也豐富。作為土菜館來說,細節(jié)算是做得比較扎實了。
而且空間比較大,相對舒適度高,適合聚餐,也蠻有杭州家鄉(xiāng)的味道,可以推薦。
當然如果能對招牌菜做一些細節(jié)上的調(diào)整,有一些自己專屬的調(diào)味,醬料,菜品等,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