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長河里,總會過濾掉很多東西,但是也有些會一直流傳下去,比如那些傳統(tǒng)的美食。
據(jù)說在南宋時,有位姓洪的姑娘被路過此地高宗皇帝看上,封為了貴妃,并且給她家建造了府邸,稱洪府。
因為洪府建在了芳墅村前面,所以改名洪府前村。村口公路前,還立著“洪妃故里”的巨石。
洪府前村坐落在青田前寮鎮(zhèn),在那里,幾乎村里每個人都是做山粉餃的高手。
如果你去洪府前村做客,那人家大抵是給你燒上一碗滿滿的山粉餃來招待你。
一碗山粉餃,包含著洪府前村人的心意。
過年時,青田人最喜歡用山粉餃待客,對他們來說,過年吃山粉餃,可以掃除過去一年的煩惱,給新的一年帶來美好的祝愿。
說到山粉餃,那不得不提的是它的皮,山粉餃的皮是將芋頭和山粉揉勻做成的。和其他餃子皮不同的是,山粉餃的皮晶瑩剔透,且富有嚼勁。
里面的餡料可以很隨意,一般以豬肉、蘿卜絲、盤菜、冬筍等為主要餡料,也可以放其他的。
山粉餃不光是本地人的家常美食,也是外鄉(xiāng)人來青田必吃的美食之一。
來青田的這幾天,也吃了不少店的山粉餃,每家店的餃皮都有自己的做法,做出來的都不太一樣,各有各的滋味。
偶遇
第一次吃到山粉餃?zhǔn)窃?ldquo;徐記魚丸”的店里,雖然來店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他家的魚丸湯。
但是誰知山粉餃反客為主,讓我深深的記住了圓潤的它,這可能就是緣分吧。
見到第一面就覺得這山粉餃?zhǔn)謭A滑,果不其然,有嚼勁的山粉餃皮配上蘿卜等切碎了的餡料,意外的合適。
家的味道
初見時,是失望的。
聽本地的人說“青田味道”的山粉餃味道十分正宗,心生了幾分神往。
但人都是視覺動物,一見到破了皮露了餡、站姿歪歪扭扭的一籠山粉餃時,這幾分神往便成了失望。
可吃到嘴時,這點失望就頓時消失了,軟糯的皮配上特有的豆腐餡,給人一種“家的味道”,這可能就是“青田味道”的魅力吧,家里的味道是什么形狀味道都無法比擬的。
新的認識
吃多了蒸的山粉餃,那就來試試煮山粉餃吧。
一樣的東西,不一樣的做法,感覺完全不同,煮出來的山粉餃更為順滑,和青菜、雞蛋湯的搭配也非常完美。
吃一口山粉餃,喝一口湯,清淡的山粉餃也增添了幾分鮮美。偶然路過的店,卻讓我對山粉餃又多了幾分其他的印象。
真正的美味,都是保留了最原始的味道,山粉餃就是其中之一。
當(dāng)年洪妃娘娘心心念念想要回家鄉(xiāng),大約也就是想吃上一份熱乎乎的山粉餃吧,慰藉一下心里的鄉(xiāng)愁吧。
餡料簡單的混合,再用餃皮包裹起來,就能讓這味道跟隨青田人一生,讓他們一直都記得家鄉(xiāng)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