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其實不太有適合西餐發(fā)展的土壤。父母輩顯然更偏愛江浙菜,粵菜,他們會吃時令、吃海鮮。年輕人沒有時間小資,被互聯(lián)網(wǎng)內(nèi)卷還不夠,哪有時間去感受西方精致的飲食文化。

因此在杭州開西餐廳,顯然是hard模式,再加上疫情的影響,可想而知現(xiàn)在有多難。
不過,萬物也都有兩面,似乎因為困難,所以杭州西餐廳的數(shù)量也不多,對于大多消費(fèi)者來說選擇很少。而西餐廳在細(xì)分領(lǐng)域的專業(yè)度上有一些提升,那么就能很有標(biāo)識度,迅速被接受。

牛排家就是這樣的案例,不能說它完美,它顯然有缺陷。但在杭州這種西餐“沙漠”的情況下,它在牛排品質(zhì)上就有了話語權(quán)。
熟成系列(如何吃懂一塊高級牛排?)就是牛排家的明星主打。如今干式熟成牛肉(Dry-aged beef),這幾乎已成為高價牛排的主流。這些耗成本的事,小館子顯然很難做到,門檻很高。
而熟成可以利用牛肉本身帶有的酵素破壞肌肉的結(jié)締組織,令肉質(zhì)更加軟嫩。這就是能保證食材的優(yōu)質(zhì)。

有了優(yōu)質(zhì)的食材,我們才能往下聊。
探店:牛排家地址:城西銀泰店 / 武林店

我最近去了它在城西銀泰和武林銀泰的兩家店,驚訝在疫情這樣的情況下,它的客源還是很穩(wěn)定,餐廳幾乎都是滿座狀態(tài)。
去牛排家,大家的目的很直接,就是為了滿足“肉欲”,吃好吃的牛肉。
牛排家以厚切的prime極佳牛肉獲得口碑,環(huán)境來說布置得也很優(yōu)雅,氛圍感強(qiáng),算是一個很理想的約會地。


店里有干式濕式2種熟成方式,需要用到專門的炙烤盤,常規(guī)款是干式熟成(35天)系列牛排。
需要讓牛肉在干濕熟成柜里待上35天,保持“冷靜”形成肉眼可見完美的雪花分布,因此食材本身是不錯的。


我們這一天試的菜品里,吃到了
美國極佳帶骨肉眼牛排,是干式熟成45天以上。牛排端上桌的時候烤盤溫度還是非常高。經(jīng)過800°的烤制,好處就是鎖住了汁水,而且香氣十足,還帶有一些狂野的氣息。
因此牛肉上盤后,外焦里嫩,輕輕切開汁水足,呈現(xiàn)稚嫩的粉色。服務(wù)員會在盤子上為你撒好黑胡椒鹽,吃起來更多的是在吃牛排的本味。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這樣的處理,更多就是遵從牛排的屬性來,恰當(dāng)?shù)臅r間,恰當(dāng)?shù)呐腼儭H飧泻茉鷮,牛肉香氣足?br>


這種厚度的牛肉自己在家很難處理,所以就適合在專業(yè)的牛排館吃。
另一我的最愛,是
惠靈頓。第一次在杭州的餐廳吃到惠靈頓,是在一家叫杰森圖書館的餐廳。一轉(zhuǎn)眼已經(jīng)是5年了。
名字當(dāng)中帶有“Wellington”的菜,基本上外層都會有一層酥皮,里面是大塊的魚或肉。地道的惠靈頓牛排,酥皮要香脆且完整,中間的蘑菇醬要夠干并且味道香濃,菲力牛排得是三成熟,呈現(xiàn)誘人的粉紅色,肉質(zhì)豐富又軟又滑,并且三者要緊緊接在一起,不能有縫隙。

從里到外逐層為:牛排、蘑菇松露鵝肝醬、火腿、(鵝肝)、酥皮、漁網(wǎng)酥皮?诟胸S富,相比于單一牛排來說層次感足。
在家烹飪顯然有點吃力,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在牛排館覓食都想來一份。


兩次在牛排家,都吃到了惠靈頓,可以從橫切面看到酥皮還是比較蓬松,里面有三層,包裹著濃郁的蘑菇醬。
能感受到做這個火候還是很難把握,因為廚師看不到肉的生熟程度。牛排家的惠靈頓,選的菲力牛排是比較小一些的。熟度每次都差不多在五分左右,肉還是很柔軟。
有一點不完美的地方,是吃的時候外殼的酥皮和牛肉會分離開,會有點散架,叉著吃起來的時候略狼狽。之前吃的惠靈頓是搭配火腿的,而這里是鵝肝,所以會稍微膩一些,不能貪多,十人分一小塊剛好。


另外牛排家我比較喜歡的還有他們的
和牛塔塔,這是一道冷盤。一共有七種配料,吃的時候會現(xiàn)場來調(diào)配。搭配薄片的法棍來吃。
牛肉的肉感很清爽,完全不腥,融合了無菌蛋,吃起來很順滑?梢,食材是好的。


現(xiàn)切的
西班牙伊比利亞火腿也很絲滑,大理石的切面真的太好看,目光可見食材就很好,配著蜜瓜一口下去,就很開胃,鮮味完全不會被咸味覆蓋。
做成火腿沙拉,搭配無花果口感也是無比清新。

優(yōu)點說完了,最后來說說缺點吧。就是牛排家真的是心無旁騖吃肉的地方,蔬菜和甜品的味道極其普通。